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唐代僧。其生卒年、籍贯、姓氏均不详。精于唯识学。与玄奘同时代,或谓师尝入于玄奘之门下。天性好学,造诣亦深。住...(术语)Up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善...(术语)起信论所说之三大也。真如为体,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为相,此体相不固定,应于缘而活动为用。...梵语 catur-di?a,巴利语 catu-disa。音译柘斗提舍。又作招斗提舍。意译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即指自四方来集之...(杂名)屣之饰。四分律开宗记八本曰:阿罗梨,以鸟毛安华屣边也。梵Ararī。...化身佛的身体时常都放出一丈的光明。智度论说:问云:如来何故常光一丈?答曰: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光故,若放...【摄乐】 p145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摄乐者:谓依出离众苦行迹,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于佛善说法毗奈耶...(1012~1082)北宋天台宗山家派僧。浙江永嘉人,俗姓丘。字法臣,号扶宗。八岁于开元寺剃发。稍长,习经律,后因劳...【令离欲】 p0530 瑜伽八十一卷八页云:令离欲者:谓诃责六种黑品诸行;示现过患,令离爱欲。...(术语)又作底沙。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子题:未来僧、真谛僧、俗谛僧、第一义僧、声闻学无学功德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为归俗谛僧,为归第一义谛...(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就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心...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为人群服务,才能展现生命的妙用。 战国...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一个总仓库,它之所以累积那么多功能,都是我...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何,它非常狡猾,非常有能耐,就像孙悟...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共一个多月。文成和尚对他很好;还有个老和尚对他说:开慧...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间堕地狱中。 突吉罗的小罪,尚且获得此种果报,何况是犯重罪...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
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法相辞典】
【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p0825 发智论十八卷十七页云:如说我弟子中,大迦叶波,少欲喜足,具杜多行,薄矩罗,少病节俭,具净戒行。此二何差别?答:尊者大迦叶波,所得饮食,若粗若妙,随次第食,无所简别。尊者薄矩罗,所得饮食,或粗或妙,简去妙者,而食麤者。复次尊者大迦叶波,广识大福,易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先不受杜多功德,而能奉行。尊者薄矩罗,非广识大福,难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先受杜多功德,亦能奉行。少识苾刍,受杜多功德,于中随转,此不为难。
上篇:具足轨则净命 | 下篇:奉教心 |
(杂语)唱寂灭也。谓佛之入涅槃。涅槃经一曰:二月十五日,以佛神力出大音声。(中略)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
玄范
优婆夷
体相用
招提
阿罗梨
常光一丈
摄乐
继忠
令离欲
提舍
归依僧即归依第一义谛僧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了解自己的优点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