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其生卒年、籍贯、姓氏均不详。精于唯识学。与玄奘同时代,或谓师尝入于玄奘之门下。天性好学,造诣亦深。住长安普光寺专事著述。著有解深密经疏十卷、成唯识论疏二十卷、摄大乘论疏七卷、辩中边论疏三卷、杂集论疏十六卷、对法论疏十卷、大因明论疏二卷、因明正理门论钞二卷、因明入正理论疏一卷、法华经疏八卷、无垢称经疏六卷、仁王经疏四卷、能断金刚般若经述赞三卷、大涅槃经疏钞二卷等,皆散佚。[大唐内典录卷五、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章疏录卷一、卷二] p20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为菩萨阶位之十地,各有入住出之三位。入其地位,居其地位,出其地位,而进于次之地位也。...即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乃了生脱死,速证涅槃之要行。 p983...指大日经三十一品中第十七品之名,即将迦、佉等种子布置于自己之四肢五体而成妙观。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九(卍续三七...【心趣远离】 p0351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云何心趣远离?谓于住时,处愦闹者。又依远烦恼,说趣远离。...【观察田】 p1468 瑜伽七十四卷二十一页云:观察田者:当知略由五相。一、于是处,乞求可得。二、于是处,已有乞求...资持记释云:“宅,居也。佛门广大,包纳清澄,喻之如海。僧禀佛化,即居其中;如犯重禁,名为边罪,谓漂出佛海边外...(一)清代僧。武陵(湖南常德)人,俗姓刘。字白秃,一字介丘。号石溪(石溪和尚),又号[艹/曳]壤、残道者、庵住行...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区分“自性”与“差别”的三种标准之一。局,局限一处之意;通,贯通于他处之意。因明三支作...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十三观,观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菩萨种种变现杂相之观法。...(1594~1663)明代临济宗僧。江苏人,俗姓徐。字石奇,世称石奇通云禅师。自幼多疾,乃至南广寺出家,学贯内外。偶...(术语)世之财物,为王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有物,不能独用之也。智度论十一曰: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可是目犍连尊者是有大神通的,而且好多经文和咒语都可以保人...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我们看莲花的两种譬喻:一个出水义,一个开敷义。天亲菩萨的《法华论》中指出,你要开显自性的功德,第一件事情,你...
「八识」: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八个识,在佛法里边,通常就说到六...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篷,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
玄范
【佛光大辞典】
上篇:玄畅 | 下篇:玄谈 |
(天名)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毗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
入住出三心
不倒单
布字品
心趣远离
观察田
形厕僧伍行唯三位
髡残
局通对
杂想观
通云
五家所共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把真如本性唤醒激活

「熊采玉米」的譬喻
为什么要戒杀
猎人改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