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俱苏摩】 此云华。...梵语 asama。音译为阿娑磨、阿娑摩。为佛之尊称。诸佛如来之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法超过,称为无等。又指...【离间语增上果】 p1429 瑜伽六十卷五页云:若器世间,其它处所,丘坑间隔,险阻难行,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佛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 p2620...【无为非因】 p1064 俱舍论六卷十四页云:经部师说:无为非因。无经说因是无为故。有经说因唯有为故。何处经说?如...指在家人所受持之五戒与八戒二种戒律。(一)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种戒为尽形寿之戒...(一)又作金针双锁。指密教现图胎藏曼荼罗中之金刚针(梵 Vajra-sūci)与金刚锁(梵 Vajra-?rvkhalā)(锁)二菩萨...愚痴和贪爱。愚痴为父,贪爱为母,和合而生出一切的烦恼恶业。...【不净观与舍无量所治欲贪差别】 p0347 大毗婆沙论八十三卷三页云:如契经说:修不净观,能断欲贪;修舍无量,亦断...(杂名)Indranilamuktā,又作因陀尼罗,因陀罗尼罗,帝释之青珠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笔施是见人发心书写经文,以笔施之,助成善缘;墨施是见人书写经文,以墨施之,助成善缘...普贤菩萨行愿赞...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亲李氏,年到四十岁,吃长斋敬奉佛陀,但是不了解诵经。修建一个很清净的房屋,专供奉观音...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人们常说,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截流大师告诉你答案!截流大师洞悉净业行人虽终日念佛,往生成就者鲜少的原因,...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在您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中提到,净土法门往生极乐是活着就能信心决定往生,确信命终后...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狱,恶鬼,畜生世界的众生,他们的身...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可能会嘲笑对方,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又不是战争年代。现在...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
尼犍陀若提子等
【翻译名义集】
【尼犍陀若提子等】尼犍,此翻离系。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自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辅行引什肇注与涅槃经,以辨同异。后学详览。天台四念处云:阿毗昙中明三种念处,谓性、共、缘。对破此三外道,有人释性念处,谓观无生浅名,为相深细。观无生,见细法,皆生死苦谛,名性念处。有人专用慧,数缘无生空理,发真断结,得慧解脱罗汉。对破邪因缘、无因缘、颠倒执性、一切智外道也。共念处者,以禅定助道,正助合修。亦名事理共观,发得无漏。三明六通,成俱解脱罗汉。对破根本爱慢,得五神通外道也。缘念处者,缘佛三藏十二部文言,及一切世间名字。所缘处广,非如支佛出无佛世,不禀声教,但以神通以悦众生,不能说法。缘念处人,了达根性,善知四辩,堪集法藏,成无碍大罗汉。对破世间韦陀外道。
上篇:迦罗鸠[馬*犬]迦旃延 | 下篇:颰陀劫簸 |
三教之一,化仪四教之一。即不摄于顿渐二教的化仪之教。又作得益不定化仪。依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华严经疏卷一载,南...
俱苏摩
无等
离间语增上果
佛光
无为非因
在家二戒
金针双锁
痴爱
不净观与舍无量所治欲贪差别
因陀罗尼罗目多
四种布施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教观纲宗

念珠的数目就是你将来往生净土的日期
佛教和中国文化
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

一生念佛很精进,为何不能确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