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对满果之语。一有情之果报分为总别二者。果报之主成分为引果,果报之局部为满果。例如第八识是引果,五根五...天台宗六妙门之一。又作随息门。谓细心依随息(呼吸)之自然出入,专住而不散。即修行之人,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书名)二卷,后集一卷,宋释惠洪撰。本明编次。所纪皆禅门古德之嘉言善行。多订赞宁高僧传之讹。中颇自抒己意,发...【善不善无记法真如】 p1148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善不善无记法真如者:谓于善不善无记法中、清净境界性。...梵语 āsrava-ksaya-jāna-vai?āradya。佛四无所畏之一。又作漏尽无所畏、一切漏尽智无畏。无所畏即自信、确信之意...无明的暗昧。暗昧是真伪不明的意思。...(佛名)译曰相应佛。见陀罗尼杂集二。...指承嗣宋代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知礼”教学之门人及学者。又称山家。为天台宗之正统。(参阅“山家山外”949) p17...即楞伽经所说之相与非相、因与果、我与无我、人与所修法,皆各平等,无有高低、胜劣、广狭等之对立或差别,此乃大乘...(杂名)禅林之称。首座之异名。为僧堂座位之元首也。...【遍行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六位心所的第一位,计有五种,即触、作意、受、想、思。遍行,遍乃周遍,所谓无处不至...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 有一天,他在斋堂粥钵中,看见五色祥云,云内显现山寺,...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进而会发出做好人更难的喟叹。当面对诸事不公、不平、不顺时,...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 如赌博、竞胜、比...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于父母不敬,现在的社会对于孝的概念也逐渐在淡薄。那么佛教徒...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不能执著于这个语言文字,...
颰陀劫簸
【翻译名义集】
【颰陀劫簸】大论:劫簸,秦言分别时节。颰陀,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净居诸天欢喜,故名善劫。此一劫内,有四中劫:成、住、坏、空。义如余撰劫波图。出大论,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此约大劫也。然种相好,须明四义:一、种相处,准大论云:在欲界中,非色无色;于欲界五道,在人道中;于四天下,阎浮提中;于男子身,非女人种。佛出世时种,佛灭不种。缘佛身种,余不得种。二、种相业,准大论云:用意业种,非身、口、业。何以故?意业利故。问:意业有六识,为是何识?答:是意识,非五识。五识不能分别故。三、种相初,有言足安立相,先种。有言绀青眼相,初种。大论云:虽有是语,不必尔也。若相因缘和合时,便言初种。四、种相福,一切人破正见,一人能教令得净戒正见。如是等为一福,具足百福,乃成一相。
上篇:尼犍陀若提子等 | 下篇:刹那 |
【三无漏根】 p0189 瑜伽一百卷二十页云:复有三种一切行相住果者根。一、未知欲知根。是行预流果向者根。二、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