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佛菩萨为利他摄化,乃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现种种无量之色身。如妙音及观音之三十三身等。正法眼藏都机篇称,应以...(经名)军荼利仪轨,陀罗尼集经第九金刚阿密哩多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杈,谓如钢叉般之树枝。又作树杈、一叉。在五台山秘魔岩潜修之秘魔和尚,平生接引学人,每用一根木杈压在参问者之脖...【转】 瑜伽十卷十八页云:云何转?谓三界五趣。 二解 此大菩提五相之一。瑜伽七十四卷十一页云:云何为转?当知此...又称普同塔、普通塔。即众僧纳骨之石塔。海会者,喻大海能广收众流。其样式多作五轮塔,前刻海会塔之文字,后方有孔...(譬喻)三毒之火。即贪瞋痴也。宝积经九十六曰: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归敬仪中曰:有将崩朽宅,三火恒然。...【舍舍迦】 此云兔。韩子曰:宋人耕,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耕守株,冀复得之,路人笑矣。西域记...【处世善巧决择】 p1021 瑜伽五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眼处?谓若眼,已得不舍;于无间体,非断灭法。如眼处相,余处...讽刺末法时代之堕落僧侣。又作鸟鼠僧。乌鼠,即蝙蝠。蝙蝠虽能飞行,然栖于洞穴而非栖于树上,故异于鸟类;其外形虽...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亦...谓于所爱国土人众。欲令安乐。广说乃至。降泽以时。缘此等故。起心寻求遍寻求。乃至思惟分别。总名国土寻。...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究过,不能去研究;实则、佛学并不艰深,而学佛亦并不难。世间...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有善有恶。有人得福,有人受业。有人种德,有人破德。但是,...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残疾人身上的故事,因为特别,我们不一定都能看得懂。但只要用...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心这样地忆念我们,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很快得到殊胜的利益。这句...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博...
观世音,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处菩萨。按悲华经,往昔劫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观世音菩萨...
愿诚(唐五台山佛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愿诚。姓宋氏。望本西河家袭素风。浚流远派不扬。胄绪祖考不书。母阴氏夜梦庭树对发千华余华寻谢。独结一果。乃觉有孕。母启愿心得娠男子足矣。十月临蓐果如其望。立字曰愿诚。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诚少慕空门。虽为官学生已有息尘之志。迨栖金地礼行严为师。严即儒宗珪璋释氏师子也。一旦谓诚曰。汝神情朗秀。宜于山中精勤效节。可不务乎。大和三年落发。五年具戒。先诵诸经悉皆精练行人属耳道望日隆。无何会昌中随例停留唯诚志不动摇。及大中再崇释氏选定僧员。诚独为首矣。遂乃重寻佛光寺。已从荒顿。发心次第新成。美声洋洋闻于帝听。飚驰圣旨云降紫衣。后李氏奄有并门。遐奉文殊躬游圣地。睹其令范抚手惬怀。表闻唐天子。相继乃赐大师号圆相也。就加山门都检校。光启三载羞馔命僧舍衣投施。钟声引众悉至斋堂。右胁曲肱寂然长往。建塔树碑寺之西北一里也。
上篇:行严(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诚慧(后唐五台山王子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质多罗】 此翻杂地。...
十方普现色身
军荼利明王经轨
一杈
转
海会塔
三火
舍舍迦
处世善巧决择
乌鼠僧
八胜处
国土寻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经商与学佛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戒贪得自在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不念弥陀更念谁
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