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名数)一本觉,一切众生之自性清净心,本来离妄念,有照明之德,是名本觉。二相似觉,既觉知见思之惑而断之,得类...亦名:神通显德二缘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多云,凡显德有二:一、为名利;二、为佛法众生,随时自在无所障碍。十...坐禅时,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苇作成,一端用布等物包裹。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二九七中):“禅杖,以竹、...【迷丽邪酒】 p0943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迷丽邪者:谓诸根茎叶华果汁、不和钘蘗、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昏...【有余滓身无余滓身】 p0558 瑜伽四卷五页云:又人鬼旁生趣,有余滓身。天及那落迦,与识俱没,无余滓身。...(植物)呵梨勒之实也。资持记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时所谓呵子是也。...【遍行义】 p1123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谓初地中所证法界、名遍行义。由通达此,证得自他平等法性。 二解 世亲释...【六种摄益】 p0298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复有六种摄益。一、任持摄益。二、勇健无损摄益。三、覆护摄益。四、涂香摄...【遮表二门】 佛经文字,有遮诠、表诠二门。遮诠门,谓遮遣其所非;表诠门,谓显表其所是。《宗镜录》三十四,辨空...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着袈裟、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术语)堪受真理之智谓之忍。有无上忍,寂灭忍等。无上者叹称之语。宝积经二十二曰:速至大安稳,成就无上忍。【又...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就是从阿弥陀佛无漏、清净、真实的愿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即实相法性的称性而起,它内外是没有隔...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散载与很多的论中。今列几条供养大家: 一,脱离病苦:《药师经》云:若有病人,...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自己的左右两位侍卫官争论不休。其中一位说:我是依靠国王才得...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说话、走路,做什么都看不惯,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缘吧。...
问: 供佛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呢? 答: 若以香花灯烛供养佛菩萨...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有五六天的禅修基础,心就慢慢开始回收,不会太散乱,应能比较...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在转过一条巷道时,他看见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体。五即五种烦恼,钝是相对见浊的五利使而讲,这...
质多罗
【翻译名义集】
【质多罗】此翻杂地。
上篇:迦留波陀天 | 下篇:摩偷 |
【须扇多】 亦云须肩头。此云甚净。弟子未熟,便入涅槃,留化佛一劫。...
四觉
现神通显德二缘
禅杖
迷丽邪酒
有余滓身无余滓身
呵子
遍行义
六种摄益
遮表二门
忏悔五法
无上忍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流光如云相映成辉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如是因如是果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提不起就放下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