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未闻中华演述佛教倒传西域。有诸乎。通曰。昔梁武世吐谷浑夸吕可汗使来。求佛像及经论十四条。帝与所撰涅槃般若金光明等经疏一百三卷付之。原其使者必通华言既达音字。到后以彼土言译华成胡。方令通会。彼亦有僧。必展转传译从青海西达葱岭北诸国。不久均行五竺更无疑矣。故车师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皆为胡语是也。又唐西域。求易道经。诏僧道译唐为梵。二教争菩提为道。纷拿不已。中辍。设能翻传到彼。见此方玄赜之典籍。岂不美欤。又夫西域者佛法之根[干-木+禾]也。东夏者传来之枝叶也。世所知者知枝叶不知根[干-木+禾]。而不知枝叶殖土亦根生[干-木+禾]长矣。尼拘律陀树是也。盖东人之敏利何以知耶。秦人好略。验其言少而解多也。西域之人淳朴。何以知乎。天竺好繁。证其言重而后悟也。由是观之。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如无相空教出乎龙树。智者演之令西域之仰慕。如中道教生乎弥勒。慈恩解之疑西域之罕及。将知以前二宗殖于智者慈恩之土中枝叶也。入土别生根[干-木+禾]明矣。善栽接者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又如合浦之珠北土之人得之结步摇而饰冠佩。南海之人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蚕妇之丝。巧匠之家。得之绣衣裳而成黼黻。縿抽之妪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懿乎。智者慈恩。西域之师焉得不宗仰乎。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头陀】 新云杜多,此云抖擞,亦云修治,亦云洮汏。垂裕记云:抖擞烦恼故也。善住意天子经云:头陀者,抖擞贪...指显教经论中普遍列举之十六位求正道之居士菩萨。又作十六大士、十六正士、十六贤士、十六善丈夫、十六丈夫众、十六...(杂名)坛场为半月形者。见诸部要目。...(一)即一长时。劫为劫簸(梵 kalpa)之略称,乃分别时节之意。大智度论卷三十八以时间之最小单位称为念,最大单位则...【静虑中间及未至定可依尽漏】 p1380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一卷十二页云:问:契经但说依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能尽诸...(术语)谓胜应身尊大殊特。卢舍那佛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尊特之身,犹如虚空,为法性身菩萨说法。四教仪集注上曰:...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三人中第三善住比丘(梵 Su-pratisthita)之住处。以该国位于滨海之地,...(名数)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身,为四大假合而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坚,人所受之寿命虽长短不齐,...【宫毗罗】 此云蛟,有鳞曰蛟龙。抱朴子曰:母龙曰蛟,子曰虬。山海经:蛟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眼等触所生想】 p1000 界身足论上六页云:眼触所生想云何?谓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想。此中...又作嗢勃。即木果。其状似木瓜而稍大,芳香可口。[慧琳音义卷五十三] p4177...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恶真诚虚伪,若起心是善,是清净心,所谓无...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善,美是善的升华。 2.现代许多人欲...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此庵守静 洒脱自在的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到单位,让同事做出选择: 1、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 2、今...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后,就要断恶修善,了解因果、深信因果。 三、...不想要的通通都会偏偏碰上,想要的会因为无常而离我们远去。快乐多是短暂的,痛苦是比较长久的,但痛苦以后又不代表...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座主书,左纵右横,座主惮焉。出家数年后,重会座主于一宿庵...
含光(唐京兆大兴善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含光。不知何许人也。幼觉嚣尘驰求简静。开元中见不空三藏颇高时望。乃依附焉。及不空劫回西域光亦影随。匪惮艰危思寻圣迹。去时泛舶海中遇巨鱼望舟有吞噬之意两遭黑风天吴异物之怪。既从恬静俄抵师子国。属尊贤阿阇梨建大悲胎藏坛。许光并慧辩同受五部灌顶法。天宝六载回京。不空译经。乃当参议华梵。属师卒后。代宗重光如见不空。敕委往五台山修功德。时天台宗学湛然。解了禅观深得智者膏腴。尝与江淮僧四十余人入清凉境界。湛然与光相见。问西域传法之事。光云。有一国僧体解空宗。问及智者教法。梵僧云。曾闻此教定邪正晓偏圆明止观。功推第一。再三嘱光。或因缘重至。为翻唐为梵附来。某愿受持。屡屡掘手叮嘱。详其南印土多行龙树宗见。故有此愿流布也。光不知其终。
上篇:道遵(唐苏州支硎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寂然(唐剡沃洲山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术语)称真言之教法。秘密最上之乘教也。...
头陀
十六开士
风轮坛
一劫
静虑中间及未至定可依尽漏
尊特
海岸国
三不坚法
宫毗罗
眼等触所生想
乌勃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怎样忆佛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流水下山非有意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不要用回忆来伤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