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阇梨】 或阿只利。寄归传云:梵语阿遮梨耶。唐言轨范,今称阇梨,讹略。菩提资粮论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指密教十六菩萨,有二种。(一)又作慧门十六尊。指金刚界曼荼罗羯摩会三十七尊中,阿閦佛以下四方四佛之各各四亲近菩...(杂名)风轮之际限,是一世界之最底下也。...指一佛所住之清净国土,或指某一佛之净土。但后世则专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净土十疑论(大四七·七八中):“阎浮提众...【随有转法及有为因法】 p1373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随有转法及有为因法云何?谓有漏法。...(杂语)尊贵人之证悟也。赞阿弥陀偈曰:尊悟欢喜地。...据宗镜录卷十八载,海印,喻之义;三昧,正定之义。海印三昧,即从喻以立名,亦即以大海之澄寂不动,印现万象,比喻...(名数)贪瞋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帝利耶瞿榆泥伽】 此云旁行,此道众生,多覆身行。婆沙云: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刊正云:行行不正,受果报旁...【眼触所生想身】 p1000 集异门论十五卷三页云:云何眼触所生想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乌剌尸,梵名 Ura?a。又作乌剌叉国。北印度之古国名。位于迦湿弥罗国之西,即今哈乍拉(Hazara)之地。据大唐西域记...(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孝。 我们看《...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果心中无事,到处都可以自由自在;倘若有事,怎么钻都很难钻出...
放下,就会自在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若人柔软心,调伏如真金,若悲在心中,此宝无穷...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的原则: 1、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 在人天福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
一点事情不如你的意,马上那个无明就来了,这也是业啊,修行就叫你在境界上面修,看你念头动不动啊! 一切好好的,...
道遵(唐苏州支硎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遵。字宗达。姓张氏。吴兴人也。夙负殊操洁士称之。荣曜不足关于心。声尘未尝触其性。至年二十诣天竺义威律师受具戒。事报恩寺兴大师首宗毗尼传教也。后学天台一心三观法门。欲广写法华经置道场辟经院。一之日发其心。二之日规其趾。作不逾序厥功成焉。居支硎之福地。大历元年州将韦元甫。兵部尚书刘晏。侍御史王圆。开州刺史陆向。殿中侍御史陆迅。大理评事张象。竞诱真心共获殊胜。乃相与飞表奏闻。诏书特署为法华道场。自江以东总一十七所。皆因遵之首置也。举精行大德二七人。常持此经以报主恩。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及多宝塔。修净土当生业造弥陀佛。复写天台教。益乎道场置常住庄二区。平时讲法华玄义天台止观四分钞文。临坛度人授心扬律。徒盈石室之筹。天宝中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睹大明上烛于天。我身正念俨在光中。异日问荆溪然师曰。智能光明从心流出。非精志之所致耶。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睹此身在空中坐。先证者知是涤垢之相。其年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六。以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告终于支硎山寺。僧益公翰公一夜同梦大殿崩。果遵入灭。门人灵翰法盛道欣犹子灵源追慕不已。树塔旌德焉。
上篇:贞干(唐吴郡嘉禾)[《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下篇:含光(唐京兆大兴善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
(术语)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
阇梨
十六菩萨
风轮际
一佛净土
随有转法及有为因法
尊悟
海印三昧十义
三不善根
帝利耶瞿榆泥伽
眼触所生想身
乌剌尸国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土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改变你的磁场
看破,放下,觉悟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十点生活的原则

为何地藏法门的要求比净土法门还高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