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身,为四大假合而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坚,人所受之寿命虽长短不齐,而同为梦幻之体,倏忽无常,不可久存也。三、财不坚,一切世间之财物,体非坚固,集散无常不可久存也。出本事经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manantara-pratyaya。又作次第缘。指由前念之心法开路、避让而引生后念心法之作用。四缘之一。等,同等之义...(杂名)奉华于佛菩萨又散而供养之也。密教修法时,华为最重要者之一。大日经二具缘品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时语】 p0915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彼有时语者:谓所说语、应时,离非时;应节,离非节;应分,离非分。是...(850~938)又称光涌。五代僧。江西丰城人,俗姓章。少学儒典经论,十三岁时即能讲解经义。及长,游开元寺遇异僧,...又作学者、学人。指从师受业之人。于禅宗指学道修禅者。与学生、弟子、门人等语意相同。[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无边虚空处解脱】 p1086 显扬四卷三页云:无色诸解脱、如前分别。此中差别者,为欲证得一切种身业自在故,及为解...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忏悔行法。明澫益大师智旭(1599~1655)述。收于卍续藏第一○七册。本书系依据梵网经之内容所设...(术语)栖息身于一处也。四教仪集注上曰:此山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凡二卷。唐朝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注释龙树十二门论之佳作,言简意赅,先立玄谈十门,后以细科释论文。...(杂语)酒味也。行事钞下二曰:变成苦酒者不得饮,以酒两已成故。同资持记曰:两即味也,北人呼酒味为两。...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恐举,六人相?‥,无由得作。后时作衣,僧唤受欲,即与比丘作举羯磨。后六...(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以前虚云老和尚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 有一位在家居士,后来他出家了,外号叫「秤锤法师」。他出家的因缘...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地方太丑太臭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公园,出来以后却感叹道...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 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 虽未得一心, 亦可往生。...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后来没有受持戒本上的戒条,也没有半月读诵。现...问: 什么叫做皈依? 慧律法师答: 皈依分两个角度:一是事相皈依;二是理体皈依。 首先讲事相皈依:皈依释迦牟尼佛...
富在知足 什么是富?很多人都会认为有钱就是富。这个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这是受了谁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
三不坚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不善根 | 下篇:三不净肉 |
亦名:持羊毛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云过限者,出三由旬故。”(事钞记卷二一·一·四)...
等无间缘
华
时语
光涌
学徒
无边虚空处解脱
梵网忏法
栖身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酒两
与欲后悔戒缘起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什么是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