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集异门论十三卷五页云:云何时语?答:有二种时。一者、内,二者、外。内时云何?答:且如举他罪苾刍、非贪缠所缠,非瞋缠所缠,非痴缠所缠,无剧苦,无重病,复有堪能,与他言论;是名内时。外时云何?答:且如举他罪苾刍、所欲举者、非贪缠所缠,非瞋缠所缠,非痴缠所缠,无剧苦,无重病,复有堪能、受他言论,无未受具补特伽罗现在前住;是名外时。此中所有内时外时,总略为一,数之为时。如是时语,名为时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受迦絺那衣人 子题:安居竟四边僧坊共结一界受迦絺那衣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四分云,不在僧前受谓与欲人;...(术语)三缚之一。贪欲之烦恼,缚有情之身心不使出离者。见华严孔目章。...又称灵鹫山。位于浙江省灵隐、天竺两山之间。峰高不过一六○公尺余,或二百公尺,却以怪石、岩洞称奇于武林诸山。飞...(术语)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于...指安置于日本奈良县吉野郡金峰山藏王堂之本尊。又作藏王菩萨、金刚藏王菩萨、金峰山权现、金峰菩萨。相传为日本修验...【众法聚集言论】 p0981 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法聚集言论者:谓于众多和合建立自性言论。如于内色受想行识,建立种...(314~366)东晋学僧。陈留(河南开封)人,或谓河东林虑(河南彰德)人,俗姓关。字道林,后从师改姓,世称支道人...【初静虑根本】 p0682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又说:卽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初静虑根...(1578~1657)明代僧。又称鼓山元贤。福建建阳人,俗姓蔡。字永觉。为宋代大儒蔡元定(西山)之十四世孙。幼年即钻...又作如聋如盲。据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四载,佛陀为教化大菩萨而说华严经教时,舍利弗等声闻虽列席在座,然不了解佛陀高...(菩萨)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偈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众。...(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日前菩萨、具光母、具光佛母。 摩利支菩萨外现天女像,然本地...「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圆满彻底觉悟的圣者,尊称为「佛宝」。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对净土渐渐生起信心。可他眼高手低,...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种...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一句...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著急念。欲火消眼明,即是消...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想,因为一颗未经修行的心正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释尊说:心灵是...
时语
【法相辞典】
【时语】 p0915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彼有时语者:谓所说语、应时,离非时;应节,离非节;应分,离非分。是名时语。
上篇:流转差别有多种 | 下篇:时差别名 |
(名数)天台一家依成实论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之语,解真应之二如来。如实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道是因,觉是...
迦絺那衣受衣人
贪缚
飞来峰
诸法实相
藏王权现
众法聚集言论
支遁
初静虑根本
元贤
如聋如哑
十九大士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错失西方的「高僧」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佛法的心要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怨是病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