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938)又称光涌。五代僧。江西丰城人,俗姓章。少学儒典经论,十三岁时即能讲解经义。及长,游开元寺遇异僧,授以维摩经旨决。后归依仰山慧寂禅师,十九岁受具足戒。曾参访临济,依其指示,复还仰山座下,后于仰山处得心印。仰山示寂后,光涌燃指以报之,并居于仰山南塔,发扬宗风。于升元二年夏示寂,世寿八十九。[禅林僧宝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十二、五灯会元卷九、联灯会要卷十、全唐文卷八七○] p21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自身也。俱舍论二十二曰:我事谓自身。...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术语)印名。即羯磨会嬉菩萨所结之印契也。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三等。...专心系念某一对象。长阿含经卷二(大一·一五中):“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又念虽有称念、心念二义,净土...(杂语)初出家为僧尼。谓之披剃。言共剃发披僧衣也。...Emituojing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一...资持记释云:“请主,简人中,初文,前约犯重简。五八十成边罪,具戒成二灭。准通十三难人,皆不得请。下约轻罪简。...【舍无量】 p0972 显扬四巻二页云:四、舍无量。谓舍心俱,乃至广说。舍心俱者:欲令不染阿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譬喻)以风无色,譬物之无也。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杂语)小乘十八部之异计也。...【五部结】 p0258 大毗婆沙论六十四卷十二页云:有五部结。谓见苦所断结,乃至修所断结。如彼卷十二页至十七页广说...(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位以前常来咱们寺院的老居士,寒暄时我问她为什么最...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是调伏烦恼,但是慢慢地,在深层的时候就挑战自我意识了,这是...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尤其是调伏色身的爱取、调伏感受的爱取这两个。 刚开始先调伏...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光明;从黑暗到黑暗。 一、从光明到光明 菩萨便是...
常言道好言一声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这个说好话说坏话,对别人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重...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为人群服务,才能展现生命的妙用。 战国...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
光涌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光胜 | 下篇:光云 |
(譬喻)比菩提以水,故指烦恼为冰。烦恼即菩提,如冰与水也。教行信证行卷曰:良知如经言,烦恼冰解成菩提水。止观...
我事
法性
玩具
专念
披剃
阿弥陀经(Sukhavati-v yuha-sutra,Amitayur-v yuha-sutra)
忏悔主简人
舍无量
风色
三六异端
五部结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人有四种未来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了解自己的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