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康所述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譬犹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之入口耳。苟非大权入假。何能运此方便度无极者乎。唱佛佛形从口而出。善导同此作佛事。故非小缘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此言宝意。中印度人。诵一亿偈,博赡之富,理事兼通,光明禅法。魏宣武帝,请讲华严,...十种大愿。又作十愿。(一)指普贤之十大愿。(参阅“普贤”5000) (二)初地菩萨所发之十大愿,据菩萨地持经住品载,...(术语)谓对沉沦三界中之众生教断见思二惑出离三界之法门也。天台之藏教通教是也。四教仪曰:此二教是界内教。同集...唯以一字表现禅之宗旨者。又作一字关。乃云门文偃禅师之特殊宗风。碧岩录第八则(大四八·一四八中):“翠岩夏末示...【识蕴相】 p1433 集论一卷二页云:识蕴何相?了别相是识相。谓由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术语)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往生论注...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富那跋陀】 翻集至成。...【时解脱】 p0916 如时爱心解脱中说。 二解 如六种阿罗汉中说又俱舍论二十五卷五页云:又增十经作如是说:...以偈句赞叹佛菩萨等诸尊或他人之功德。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五(卍续三七·五八下):“复以金刚偈赞,称叹诸尊。”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也。 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简单,什么事都退让,什么事都谦卑。我用三种哲学,你可以过...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能随其学佛,身边亲友又不具备助念的条件,是不是平日念佛...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响,善业比较重要还是善念?对了,不错!善念是主要因素,善业...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过,我们所认为的我,或者自我究竟是什...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 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成了谋食。你念念谋食,但你命中没有,谋也谋不到啊;你命中没...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时期了。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如果一有怕死的心,便...
少康(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少康。俗姓周。缙云仙都山人也。母罗氏因梦游鼎湖峰得玉女手捧青莲。授曰。此华吉祥。寄于汝所后生贵子。切当保惜。及生康之日。青光满室香似芙蕖。迨绷褓之年眼碧唇朱。齿得佛之一相。恒端坐含笑。时乡中善相人也。目之此子将相之才。不语吾弗知也。年甫七岁抱入灵山寺中。佛生日礼圣容。母问康曰识否。忽发言云。释迦牟尼佛。闻皆怪之。盖生来不言语也。由是父母舍其出家。年十有五所诵之经已终五部。于越州嘉祥寺受戒。便就伊寺学毗尼。五夏之后往上元龙兴寺听华严经瑜伽论。贞元初至于洛京白马寺殿。见物放光遂探取为何经法。乃善导行西方化导文也。康见欢喜咒之曰。我若与净土有缘。惟此轴文斯光再现。所誓纔终果重闪烁。中有化佛菩萨无算。遂之长安善导影堂内乞愿见善导。真像化为佛身。谓康曰。汝依吾施设利乐众生同生安养。康如有所证。南至江陵果愿寺遇一法师。谓康曰。汝欲化人径往新定。缘在于彼。言讫不见。止有香光望西而去。洎到睦郡入城乞食得钱。诱掖小儿能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付一钱。后经月余孩孺蚁慕念佛。多者即给钱。如是一年。凡男女见康则云阿弥陀佛。遂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人午夜行道唱赞。二十四契称扬净邦。每遇斋日云集所化三千许人登座。令男女弟子望康面门。即高声唱阿弥陀佛。佛从口出。连诵十声十佛若连珠状。告曰。汝见佛身即得往生。以贞元二十一年十月。示众嘱累止劝急修净土。言毕跏趺。身放光明而逝。天色斗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也一时变白。今坟塔存于州东台子岩。岁久唯余方石石傍之土相传疗疾。州民凡婴众病悉焚香取土。随服多差。石之四隅若车辙焉。汉干佑三年天台山德韶禅师重建其塔。至今高敞。时号后善导焉。
上篇:清虚(唐梓州慧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下篇:法正(会宗)(唐江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术语)Upaśānti,译曰寂静。善见律十曰:波萨提,汉言寂静无有疲倦。巴Pāsādika。...
勒那摩提
十大愿
界内教
一字禅
识蕴相
等觉
根器
富那跋陀
时解脱
偈赞
五相成身观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圣严法师《找回自己》
小小的起心动念,就有大的果报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