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以一字表现禅之宗旨者。又作一字关。乃云门文偃禅师之特殊宗风。碧岩录第八则(大四八·一四八中):“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保福云:‘作贼人心虚。’长庆云:‘生也。’云门云:‘关!’”雪窦评唱此谓(大四八·一四八下):“千古无对,关字相酬。”指保福、长庆所答皆非,独有云门一字禅能对得此问。此外,凡禅林师家,以一字答覆学人之疑问者,亦皆称为一字禅。 p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六窗譬喻六根,一猿譬喻心识。六识之心与六根之关系,以猿与六窗为喻。为一识外道之说,谓众生之身中唯有一识,此一...亦名:屏处与女人坐戒犯缘、与女屏坐戒犯缘 子题:屏处 资持记释云:“缘中, 屏处 者,律云,若树墙壁篱栅,若...又作盐断。亦即禁断食盐。密宗行者修驱除诸毒之秘法而持神咒时,依经轨记载,以不食盐分为成就此修法的要点之一。据...【增益散动】 p1315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增益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色自性空。由遍计所执色,自性空...(动物)迦罗求罗之略,虫名。止观五上曰:如猪楷金山,众流入海,薪炽于火,风益求罗耳。...为“不动定”之对称。于色界四定中,前三定为有动,第四定为不动。据俱舍论卷二十八载,前三定有八灾患,即:寻、伺...(一)原指云高之处。又转指超脱世俗之境界。 (二)指看似云一般之物,譬喻凡夫起烦恼、疑情之状态。而“云头点地黑如...为大乘起信论之法相。四信,指虔信真如、佛、法、僧三宝等四者之信心。五行,指施门、戒门、忍门、进门、止观门等五...(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之一。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之境界者。亦名现相。又名现识。唯识论所谓果能变。与识之自体分所...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一个小村子里,大多数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是非常注重信...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宝忏》的缘起,这个忏本是南朝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的。事沿皇后郗氏在往生后的数月,有一天...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生则全体迷背,虽有若无。佛则彻悟彻证,亲得受用。又复兴大...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里观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情左顾右盼,眼珠时时都在转动,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前谓诸佛怜悯,垂念众生,施设教化。只以机...
一字禅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字业 | 下篇:一字释多 |
又作如意论。为释摩诃衍论(略称释论)之异名。释论为龙树所造,乃大乘起信论(马鸣造)之注释书,内容阐论一一心识...
四类出家
一切种识
六窗一猿
食家屏坐戒犯缘
断盐
增益散动
求罗
有动定
云头
四信五行
境界相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悠游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