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Kṣana,刹那之新称。慧琳音义二十曰:叉拏古云刹那。...(人名)常山真定人。姓房氏。十四岁出家。隋开皇年间,于长安开讲筵,声誉甚高。唐贞观二年,新经来,师当选,笔受...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僧祇,父母不信三宝者,应少经理;若有信者,得自恣与无乏。若父母贫贱,将至寺中。若洗母者...云何病行差别?此有七种,谓贪行、瞋行、癡行、慢行、寻思行、等分别薄尘行,补特伽罗差别故。...【为掉所动戒】 p1176 瑜伽四十一卷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为对念佛行者之美称。日本净土教称之为“五种嘉誉”之一。念佛之人希有难得,故称希有人。此系根据观无量寿经所称“...【成唯识论义蕴】 五卷(或十卷),唐代道邑撰,又称《成唯识论述记义蕴》,这是《成唯识论述记》的注释书,系摘出...(书名)一卷,马鸣菩萨造,宋日称等译。依秘密教而略颂。...梵语 anupalambha-?ūnyatā。又作无所有空。十八空之一。生死涅槃等一切诸法,性相寂灭,求之不可得,称为不可得空...行事钞·说戒正仪篇:“说者辞云:‘小比丘某甲致敬众僧足下,敬谢众僧。僧差诵律,三业不勤,多有忘失;愿僧慈悲,...即证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无性空,了达诸法即空之理而舍离部分法执之境界。乃三乘共行之菩萨所证悟之境界。以不...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学佛要有正确的知见,学佛的目的是了生脱死,往生西方,圆...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一切唯心造,心无恶念就好! 第一、你必须要知道,佛珠是用...【按】复旦女教师于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但这篇《为啥是我得癌症?》值得每个人认真阅读。不要再瞎吃八吃、暴饮暴食...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的井水,和一般的水一样,不似先前所喝的甘甜、可口。老妇人感...
习惯一:充当审判官 夫妻间出现问题时,一方总是将自己的标准作为客观标准,因此他或她在这件事就不可能有错误,那...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赅括种种曰一切,是指人生所受种种的痛苦,叫做一切苦。综观...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题。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因此,学禅...
大行(唐兖州泰岳)[《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大行齐州人也。后入泰山。结草为衣采木而食。行法华三昧感普贤现身。行自叹曰。命且无常必归磨灭。未知来世何处受生。遂入藏内信手探经。乃获西方圣教。遂专心思念阿弥陀佛三七日间。于半夜时忽睹琉璃地。心眼洞明见十方佛。犹如明鉴中像。后时诏行入内宫寝于御殿。敕赐号常精进菩萨。受开国公。乃示微疾右胁而终。葬后开棺见仪貌如生异香芬郁焉。
上篇:怀玉(唐台州涌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亡名(唐洛阳广爱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所知障麤重】 p0741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所知障麤重者:谓一切智性所治。...
叉拏
慧净
比丘供养父母节量信毁
病行差别
为掉所动戒
希有人
成唯识论义蕴
事师法五十颂
不可得空
说戒师下座陈词
寂然界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为啥是我得癌症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8种习惯影响夫妻间的沟通
斌宗法师《八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