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僧祇,父母不信三宝者,应少经理;若有信者,得自恣与无乏。若父母贫贱,将至寺中。若洗母者不得触;得自手与食。父者如沙弥法无异,一切皆得。”资持记释云:“不信少经理者,逼令归正故。经理,谓供给营干也。有信恣与者,必无虚费故。开将至寺者,无亲可归故。洗母不触者,触不开亲故。父如沙弥者,养同小众故。唐僧传云,净脱常担母一头,经书一头,食时,留母树下,入村乞食,用以充继。又齐道纪,亦以经书佛像,老母扫帚,担荷而行,每谓人曰,经不云乎,扫僧地如阎浮,不如佛地一掌许,亲供母者,与登地菩萨齐。人或助担者,纪曰,吾母也,非他之母,形骸之累,并吾身也,有身必苦,何得以苦劳人,所以身为苦先,幸勿相助。此乃大度,岂比常途?虽教有小违,而理归大顺。酬恩竭力,今古无之。”(事钞记卷三九·二八·一一)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紫柏、憨山、藕益、莲池。...【懮】 p1325 法蕴足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优?谓意识相应不平等受,总名为懮。...【二部结】 p0024 大毗婆沙论六十三卷十一页云:三界各有二部结。谓见修所断。如彼卷十一页至六十四卷十二页广...【具尸罗者亦有四相】 p0825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具尸罗者,亦有四相。一、有欲乐,二、结桥梁,三、不现行,四...(神名)Vasanta-vayanti,主夜神也,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之一,俗厌恶梦,则咒此神名云。华严经六十八曰:摩竭提国...(书名)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识二十论,称曰唯识导论。二十述记上曰: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术语)六无为之一。生于色界之第四静虑,而离苦乐二受际之真如也。离苦乐粗动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动无为。...(动物)又作忧承伽摩。鸟名。译曰高行。起世因本经二曰:优禅伽摩,隋言高行,鸟名也。异译经本曰:忧承伽摩,此言...乃指护持正法、拥护众生之八尊菩萨。又称八菩萨。其名称有种种异说。例如:(一)般舟三昧经揭出:颰陀和、罗怜那竭、...(职位)代亡人指挥后事,总主领丧事者。...【毗钵舍那支】 p0863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毗钵舍那支者:谓得三种随欲言教。一、圣正言教,二、厌离言教,三...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1、恭敬父亲。 2、恭敬母亲。 3、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4、恭敬修行清净的人。 5、恭敬爱护长辈。 6、侍奉迎请师长。...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开始不期而至。虽然作为一名净业行人,对这个皮囊乃至这...
一、不杀生 意识到毁灭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发誓养同情心,学习善巧,捍卫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我决心远离杀戮...
先略说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与佛教之关系。素食指不食鱼肉荤辛的饮食方式,这是中国汉族佛教文化的特色之一。南传...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未有见效。请问法师是弟子不恭敬,还是方法不对...人类为了生存活口,必须赚取活命的衣食,农耕时代的人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为了生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如果我们想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那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时时提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能提起这种心的...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诵多少卷经...
比丘供养父母节量信毁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比丘供养父母德唯降佛 | 下篇:比丘供养父母缘起 |
供养云海,梵名 Pūjā megha sāgarah,音译布惹迷伽娑揭罗。系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外列南端之菩萨。其密号...
明代四大高僧
懮
二部结
具尸罗者亦有四相
婆珊婆演底
唯识导论
不动无为
优禅伽摩
八大菩萨
主丧
毗钵舍那支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出生高尚的十种原因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如何吃素及吃素与学佛关系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圣严法师《健康的工作态度》

【推荐】在日常生活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