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韵曰: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礼,合掌交叉...(术语)智慧深广如海。因明大疏序曰:抱慧海于深里。...亦名:孝养父母德唯降佛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增一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与一生补处功德一等。文(又)云,教二...遍趣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遍趣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为希求】 p1176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为希求者:显示取着与利爱故。...梵语 ā?carya。谓事之甚少、难逢者。尤指如来之示现及其一代教法,故有“希有大法王”、“希法”之称。金刚经纂要...【成唯识论圆测疏】 圆测为新罗国人,十五岁游学长安,唐太宗贞观年间,敕住京邑西明寺,世称西明圆测。玄奘三藏西...(术语)谓现象界互有差别相也。现象界原为由本体界显现者,故今摄现象界于本体而论时,其事相无有隔历。然皆惟见现...梵语 an-upalambha。为空之异名。指无论如何寻求,皆不能得知。佛教谓一切诸法之存在并无固定不变之形态,若推察寻...子题:会座、教迹、布萨羯磨、木叉会坐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一、引二律以示)十诵云,佛未听布萨羯磨说木叉会...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等到临死的时候,你一生所造的恶业,都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这些对生命的反省,是要让我们真实起来,让我们生起惭...问: 《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观经》具备三心,摄取不舍,善导大师金刚深信,请问皆是平时往...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可行善事比比皆是,就看你怎么做。 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节约能...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衣持钵,进到城中乞食,食毕,清净双足,带着坐具,在林中找了...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不管世界如何地沧海桑田,不管风雷雪雨如何地翻覆着自然,只...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的。过去祖师讲一念万年,一个念头放在那个地方就不动,坐在那...引导语: 生气会带来什么危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让我们的发怒,尤其的脾气暴躁的人,更是时不时就会热血上...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不自私的人大概没有,自私得透顶的人还真不少见。自私是有轻...
怀玉(唐台州涌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怀玉。姓高。丹丘人也。执持律法名节峭然。一食长坐蚤虱恣生。唯一布衣行忏悔之法。课其一日念弥陀佛五万口。通诵弥陀经三十万卷。至天宝元年六月九日。俄见西方圣像。数若恒沙。有一人擎白银台从窗而入。玉云。我合得金台银台却出。玉倍虔志。后空声报云。头上已有光晕矣。请跏趺结弥陀佛印。时佛光充室。玉手约人退曰。莫触此光明。至十三日丑时再有白毫光现。圣众满空。玉云。若闻异香我报将尽。弟子慧命问。师今往何剎。玉以偈云。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玉说偈已香气盈空。海众遍满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身紫金色共御金刚台来迎。玉含笑而终。肉身现在。后有赞云。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银台。一云。是台州刺史段怀然诗也。
上篇:楚金(唐京师千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大行(唐兖州泰岳)[《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所立法不成】 p0741 因明入正理论云: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
叉手
慧海
比丘供养父母德唯降佛
遍趣行智力
为希求
希有
成唯识论圆测疏
事相隔历
不可得
说戒布萨缘起
寂然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在家净土行人如何做到决定往生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做更好的自己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