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现象界互有差别相也。现象界原为由本体界显现者,故今摄现象界于本体而论时,其事相无有隔历。然皆惟见现象界。则视为互现差别相而不相容融也。天台以此见为别教之教理。圆教较此进一步。视为现象即容融之本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谓僧道也。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云。...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过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术语)如实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萨,证真如而起行,谓之如实修行。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四静虑不增不减】 p0461 瑜伽六十三卷三页云:问:如先所说四种静虑,何因缘故;唯四静虑,不增不减?答:由能究...(术语)正行助行杂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称名也。助行者,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之四称也。杂行者,谓不入此五...(杂语)佛祖之说话,可为学者之法则者,称为话则。...(譬喻)喻比丘之持戒坚固者。遗教经曰: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如着铠入阵。...(术语)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ā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刹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一切众生均由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生而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故称四生苦轮。(参阅“四生”168...【堕钵中】 p133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页云:若物,已置在于钵内;当知此物,名堕钵中。...(杂语)为闻说法而集会之听众座场也。又与会场同。...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子女很是溺爱。不仅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习性不加...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来勇往直前,而且能够贯彻到底。 缺乏自信心的人,做事则容易...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本残本的《龙舒净土文》,...一、清心地: 心地能清,淫念就不会生。一般人心地常只有半时片刻清净,倘若要时时刻刻、始始终终都保持内心清净,...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面这些文句看,主要是谈止恶的一方面,采取禁止或者莫不要做的...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我会越念杂念越纷飞? 大安法师答: 杂念是病,佛号是药。我们...
事相隔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事相禅师 | 下篇:事师法五十颂 |
指“证寂然界菩萨”所证得人法二空之理。此类菩萨虽已证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无性空,舍离部分法执,然尚不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