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谓僧道也。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染界生声闻】 p1414 瑜伽六十七卷六页云:若有声闻所生世界,其中多有众苦可得。容有五浊。所谓寿浊,乃至有情...苦类智者,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所以者何?由苦类智忍无间无漏智生,于苦类智忍内证印可,故名苦类...(杂语)缁为缁衣,支那之禅僧多服之。素为白衣,印度之俗人多服之。因为僧俗之别称。...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三...譬喻二事互相资助,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如止观、真俗、福智等。止,即止息诸想;观,即观照对象,修此二事,成办...(术语)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大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清彻】 p0958 瑜伽八十一巻四页云:清彻者:文句显了故。...又作中品生观。观无量寿经中,谓欲往生西方者有十六种观法;其第十五者即称为中辈观。此一观行即受持五戒、八戒等戒...(术语)四种贪之一。见显色而起之贪欲也。例如见女人之肤而起之贪是也。...(地名)在今浙江宁波鄞县。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有刘萨诃者,于此山得古塔一基以为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之一,尊崇之,此...(书名)六卷,明释大贤述。其法弟大舣为之序云:此经自秦译以来,始出肇师注。而多引什师之语。其文简。其旨深。(...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惨,因而断绝爱欲,更能不被世间一切假相所执迷: 第一:新死...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 一、什么是...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 一、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 在起信论上说,我们众...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完美的、圆满的、清净的生命。不离自性,本自有之。本来无一物...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仁波居士是苏州人,在苏州灵...
缁黄
【佛学大辞典】
上篇:缁门 | 下篇:缁素 |
(术语)佛之尊号也。以佛在有两足之有情中,为第一尊贵故也。又,两足者,言戒定福慧等之功德,以佛于此等功德为二...
杂染界生声闻
苦类智
缁素
依止任持修
二翼
一大事
清彻
中辈观
显色贪
阿育王山
维摩经折衷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戒淫九想观

《菜根谭》警句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