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三卷三页云:问:如先所说四种静虑,何因缘故;唯四静虑,不增不减?答:由能究竟超苦乐故。所以者何?从初静虑,乃至第四,渐超苦乐;方究竟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二土之一。又三土之一。谓应于众生之机而化现之国土也。又作化土。...谓珍宝结成之罗网。帝释宫之罗网,称为帝网,亦称因陀罗网。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珍妙宝网,罗覆其...(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1、道理上的迷惑错误,如迷惑于四谛的道理是。 2、根本无明之惑,能障碍和覆蔽中道的道理,使中道的道理不能显...鹿杖,梵名 Mrgalandika,音译勿力伽难提、密利伽罗、蜜利伽罗。又作鹿杖沙门。系杀佛弟子之外道。佛在世时,有比丘...依大乘涅槃经,弘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之教派。我国十三宗之一。又作常修多罗宗、涅槃学派。...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位善知识。...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四分,上座不学戒,亦不赞叹戒,有余比丘乐学戒者,不能以时劝勉赞叹。我见如是上座过失,故...(人名)清康熙间陕西人,名超常,号风颠。俗姓李,名福。十四岁娶妻。十八岁,忽一夜猛然触醒万物无常,方才日落,...亦名:百一诸长、百一物、随供具 子题:键[金*咨]]、屩 资持记释云:“百一供身,谓时须要用者,加受忆识二俱通许;...【常觉不得成立】 p1012 显扬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复次执有常觉,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无常为彼依;次第差别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了。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去...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前一念之心和西方净土相即的道理。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的,很深...
舍多就少---等到真能悟出了,代表着智慧已达巅峰,但等到真能悟出也该是衰老时。 最近我去见一位老业主,过去我替他...南塔的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我是省城重点中学的教师,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夫妻可以说感情弥笃、夫唱妇随,家庭关系十分和睦。在单位工作认真踏实...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尊着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五百人及阿难,一起进入城中托钵乞食。...
问: 佛弟子跑因果道场,什么附体,不让去寺院,不让供养等。求师父快给开示,怎样对?快救众生。 大安法师答: 什...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 大安法...
四静虑不增不减
【法相辞典】
【四静虑不增不减】 p0461
上篇:四大种恒不相离 | 下篇:四静虑所治障别 |
(名数)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又曰至教量声量正教量。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
应土
宝网
四劫
理惑
鹿杖梵志
涅槃宗
五十三参
上座应劝学戒律
风颠
百一供身
常觉不得成立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舍多就少---做人的智慧
凡圣两忘
坦然还儿债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