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珍宝结成之罗网。帝释宫之罗网,称为帝网,亦称因陀罗网。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珍妙宝网,罗覆其上。”此外,禅林中有“宝网漫空”一语,谓帝释之宝网布满虚空,乃比喻佛法广大,无处不至。[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一、碧岩录第三十八则](参阅“因陀罗网”2298) p67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佛说灌顶王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三种之灌顶王为喻,而说三种之比丘。...指密教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五部,指佛部、金刚部、莲华部、宝部、羯磨部。陀罗尼为梵语 dhārani 之音译,意译作总...(术语)过正午不食曰斋,持斋谓受持斋法而不违越也。释氏要览曰:斋,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受持斋法...【受蕴相】 p0726 集论一卷二页云:受蕴何相?领纳相是受相。谓由受故,领纳种种净不净业诸果异熟。杂集论一卷...(术语)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为位于庐山峰顶之舍利塔。据传,东晋时,有耶舍尊者,自西域奉舍利来,经庐山时,于峰顶建此塔。名山记:“石峰从山...位于山东济南东南约四十六公里处。前秦皇始元年(351,即东晋永和七年),僧朗移居泰山与隐士张忠结交。未久,秦主...【三性为二智所行】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如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经名)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术语)对于体灭而言。诸法之灭,其体非灭。体为常住恒有。其作用灭也。是为诸法灭之主张。...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劝发菩提心文...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有许多人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法: 极乐世界听闻佛法是─随其志愿,自然得闻。他不一定要到...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去体验的...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垃圾,毒素长期在体内堆积,则会引发记忆力减退、...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 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身出家。 有人说,这两位是,他们的境遇有其特殊性,毕竟他们...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时期了。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如果一有怕死的心,便...
宝网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宝像 | 下篇:宝聚 |
【业粗重】 p1218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业粗重者:谓有漏业习气。...
灌顶王喻经
五部总持
持斋
受蕴相
大圆觉
耶舍塔
神通寺
三性为二智所行
四食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用灭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五种排毒食物
生死轮回的根源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