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住圣所住】 p0662 瑜伽二十卷二十五页云:若于如是十种过失,永不相应;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第二余身,毕竟不...又作不空真如。“空如来藏”之对称。如来藏离脱一切烦恼,称为空如来藏;如来藏具足恒沙不思议佛法,与之不离、不脱...(物名)译曰数珠。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钵塞莫此云数珠。...【谆那】 此云碎末。...梵语 ghatīyantra。又作汲水轮。以汲井轮之轮转不绝,比喻生死轮回之相续无穷。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大一六·五...方,乃“道”之意;在人应守之道外,称为方外。道外之人,多指舍世之人,后世则专指佛教徒。又指方域之外,此即指夷...(物名)修护摩而据炉者。有大坛水坛木坛三种。掘地而涂牛粪,如式行大作法,谓之大坛,不作掘地等事,但以洒水净其...(术语)道为自行真实之道。未契实道,为道前,正证实理,为道中,自证以后为道后。每地各分此三者。释签四曰:道者...(一)菩萨之异称。又作大士。菩萨远离迷执邪见,正见法理,乃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故称上士。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术语)十地之菩萨感得十王之华报,是曰证王。...(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曾救活过很多绝症病人,他曾给佛陀和僧众看过病,还把国王赏赐...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主仁仆忠。这八种事,一个人都...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甚至有许多阿罗汉都决定要跟随佛陀入涅槃。 迦叶尊者知道后...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热量的食物可提供的营养素浓度。营养密度越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虽证至等觉菩萨圣果,因众生常有诸苦,发愿于无量劫中昼夜恒...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纪念日。这一天,在佛教历史上,是象征佛教诞生的一天。因为它...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世去享受,于是,帝王将相便用财宝、随从、宫女等等来陪葬,但...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格倾向与个性特质上均会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或有天生好乐权力...
大圆觉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爱陀罗尼经 | 下篇:大圆镜智 |
(术语)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三十八曰:行住坐卧,常系一缘。...
住圣所住
不空如来藏
钵塞莫
谆那
汲井轮
方外
护摩坛
道后
上士
戒相
十地证王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富贵修行难

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