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三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前十九增减,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坏。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四空劫,即坏了后,虚空无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减。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减。增减者,于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此一增或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此为一成劫之量。余三劫之时量,与此等。第二、一坏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见俱舍论十二。梵Kalp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佛法之学。自其探讨方向而言,通常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其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佛教史上第二座寺院祇园精舍,就是他建来供养...(杂语)结夏与解夏之中间也。临济录曰:师因半夏上黄檗。...【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p0466 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不与第七八俱。义如前说。悔眠唯与第六识俱。非五法故。有...亦名:受日五缘 子题:三宝境界受日缘、道俗病患生善灭恶受日缘、父母大臣受日缘、衣钵药草受日缘、病重不堪受日听...(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无痴】 p1041 显扬一卷五页云:无痴者:谓正了真实为体。能断痴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痴为业。如经说:无痴善根...【求有】 p0696 大毗婆沙论七十卷九页云:问:何故中有名求有耶?答:于六处门,求生有故。如住中有,求后有心...(术语)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亦名:用意受食戒释名、正意受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用意受食者,非弃羹饭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p0831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显示世尊现从睹史天宫来下,殊胜功德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为重心。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要能够重解脱。我们每天的生活...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大乘的佛果。怎么才能不...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并指明净土宗为各宗的归宿: 如来...
出家人当然会有一些水平上的问题;有一次,我听了很难过,有居士来,到我的前面,他在某某地方,我们不讲,师父!我...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和下肢力量,运动员常在教练的指导下做一种压杠铃的负重练习。...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时好像很丰厚,但最终不会积累下来,很快就会以各种因缘耗尽。...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来的苦闷。老居士讲了下台后的失落,讲到自己有位下属,过去对...
四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身 | 下篇:四兵 |
亦名:作戒二种、二作 子题:受中作戒、随中作戒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何名二作?一者 受中作戒 。如初请师及八缘...
佛学
须达多长者
半夏
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安居受日五缘
痴心
无痴
求有
名数
不用意受食戒释名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土法门之超胜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伤害到了谁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大妄语的过失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