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不与第七八俱。义如前说。悔眠唯与第六识俱。非五法故。有义,寻伺,亦五识俱。论说五识有寻伺故。又说寻伺,即七分别。谓有相等。杂集复言任运分别,谓五识故。有义,寻伺唯意识俱。论说寻求伺察等法,皆是意识不共法故。又说寻伺,以名身等义为所缘;非五识身以名身等义为境故。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杂集所言任运分别谓五识者;彼与瑜伽所说分别义各有异。彼说任运即是五识,瑜伽说此是五识俱分别意识相应寻伺。故彼所引,为证不成。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īla,原由动词语根 ?īl(履行之义)转来之名词,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为六波罗蜜中之...(人名)Kāśyapamātaṅga,又作摄摩腾,竺摄摩腾。无翻名。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经。尝为一小国王讲金光明经,以...【信现观】 p0870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信现观?谓三宝所、三种净信。由于宝义,已决定故。及闻所成...【有支】 十二因缘的第十支。由于爱、取二支的驰求执取,贪得无厌,这就积集下了引来生之果的业因。《涅槃经》云:...梵语 udaka。又作郁持迦、忧陀伽。意为水。[北本涅槃经卷十三、慧琳音义卷二十六、玄应音义卷二] p4178...(界名)Arbuda,又作頞浮陀,或安浮陀。疱或肿物之义。八寒地狱之一。严寒逼身,其身生疱,故名。...【独觉地】 p1383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七页云:云何独觉地?当知此地,有五种相。一者、种姓,二者、道,三者、习,四...(术语)二十四不相应之一。又,诸经之证信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谓之五成就六成就七成就。...1、又名同体三宝,或同相三宝,意谓三宝中的每一宝都圆具三宝之义,即:佛中含觉照义,是佛宝,含轨则义,是法宝,...(杂语)小儿之发声也。涅槃经二十曰:婴儿者能说大字,如来亦尔说于大字。所谓婆啝,婆者有为,啝者无为,是为婴儿...【无倒行总义】 p1073 辩中边论下卷十页云:无倒行总义者:谓由文无倒,能正通达止观二相。由义无倒,能正通达诸颠...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道而行之,不停地想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我能为环境做点什么?...
这是一个感动全人类的真实故事,天性慈愍的母狮小泰克,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吃肉。动物园园长千方百计无所不用...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 愚者只知自作,缺同...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授记分证即佛一事。你给弟子做了详细的解答,解除了弟子心中...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喜欢攀缘,得到了什么?我们无量劫来,感受到处活动,得到了什...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男子说:...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大众聚会,听佛说法教化。佛的右...问: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 能。念地藏菩萨能往生极乐。极乐世界重在于回向。 不管诵什么经、持...
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法相辞典】
【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p0466
上篇: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 | 下篇:四善根以十七门分别 |
【卽蕴计我】 p0886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初卽蕴我、理且不然。我应如蕴,非常一故。又内诸色,定非实我。如外...
尸罗
迦叶摩腾
信现观
有支
乌娜迦
頞部陀
独觉地
成就
一体三宝
婆啝
无倒行总义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一只吃素的狮子,感动了全世界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功德》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佛陀的六种礼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