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中边论下卷十页云:无倒行总义者:谓由文无倒,能正通达止观二相。由义无倒,能正通达诸颠倒相。由作意无倒,于倒因缘,能正远离。由不动无倒,善取彼相。由自相无倒,修彼对治无分别道。由共相无倒,能正通达本性清净。由染净无倒,了知未断及已断障。由客无倒,如实了知染净二相。由无怖无高二种无倒,诸障断灭,得永出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种乐乐者】 p0267 瑜伽七十二卷三页云:其乐乐者,亦有五种。一、爱乐事业兴盛乐。二、爱乐事业兴盛不乖离乐。...(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名数)净明寺慧远之教判也。判渐教与顿教。...【摩那斯】 此云大身,或云大意,或云大力。...宋代净土宗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字清照。初从元照律师研习戒律,后住杭州武林延寿寺,专修净土凡六十年。逢人则...凡十一卷。赅摄秘密部大日经诸品之意,并明示胎藏界供养法及诸尊印明之四部仪轨。略称四部仪轨。现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即修一念三千妙观的净行。...(术语)十二头陀法之一。比丘坐卧于冢间也。...(术语)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六愿。谓誓愿令极乐佛土之众生,随其志愿意乐,得闻无上之妙法。[无量寿经卷上、无量...兹叙大乘之法,亦以信解行证四分说之,其义虽已见于小乘篇中,兹为大乘篇说,不妨重复述之。谓信解行证者,是佛道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就是罪,你犯了以后,就会产生罪业,就会创造今生来生痛苦的果...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示:大众应当修习无常观,应当广为流布无常观。修习无常观,...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之口。张商英(10431121年),四川...《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其国 生到这个佛国土的,那不是一般的,得远离一切邪见的天魔...金刚经十大威力依《金刚般若经旨赞》开示:此经有『十威力』,犹如金刚,故得此名。何等为十? (一)最胜威力。 最...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见自己本身的问题。虽然这种盲目现象很容易理解正因为我...
无倒行总义
【法相辞典】
【无倒行总义】 p1073
上篇:无得不思议 | 下篇:无间作意业 |
(故事)出观无量寿经。...
五种乐乐者
三十六物
远师二教
摩那斯
慧亨
胎藏四部仪轨
三千净行
冢间坐
世第一法
随意闻法愿
大乘之四分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酒戒的开遮持犯有哪些

出家与行孝

谛观无常契真心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与持诵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