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净土宗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字清照。初从元照律师研习戒律,后住杭州武林延寿寺,专修净土凡六十年。逢人则劝念佛,时有胡闉与师结方外之交,一日胡闉病笃,师殷勤诲示,助其念佛往生。后师建宝阁安置三圣像,参礼者络绎不绝。[佛祖统纪卷二十八、往生集卷一、净土圣贤录卷四] p60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Śuddhipanthaka又Kṣ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即由向上之平等处,回入向下差别门之教理法门。于宗门中,第一义门(向上门)多指真实绝对悟境的佛道究极之旨,或不...梵语 khadga-visāna。又作佉伽毗沙拏、佉伽婆沙、渴伽婆沙、喝伽毗沙拏。犀角之义。据玄应音义卷二十四载,朅伽,...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就初集僧,多论五意:一、现佛不自专辄故;二、众量结戒,犯者心伏故;三、凡事众和,令法久...又作悭执定。谓于“定”中见种种异境,以为殊妙而取着之。[大日经疏卷六] p2943...施波罗密、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此...宝印手,梵名 Ratna-mudrā-hasta,音译啰怛曩谟捺啰贺萨多。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主尊地藏菩萨左方第二...【槃那寐】 名出声论,或名槃谈,讹云和南,皆翻我礼。或云那谟悉羯罗,此云礼拜。今谓礼之与拜,名有通局长短...(术语)迷与悟之因果也。就四谛之法而言,迷妄之因为集谛,其果则苦谛也。证悟之因为道谛,其果则灭谛也。...不能以心虑量,亦不能以言语说之五种不思议。即:(一)众生多少不可思议,谓众生永久之增减不断。(二)业果报不可思议...净土宗自往生弥陀净土之行体相状,二分为如下四种:(一)念佛往生与诸行往生。(1)念佛往生者,谓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中观四百论 偈颂直解: 若观察时,对于不随顺自己的孩子,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墙之隔,却不知道推开门进来又是一番天地。 念佛之前...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夫工作,儿女读书。丈夫一回到家,都跟太太说:「你真幸福,一...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掌声、面子、信任、方便、礼节、谦让、理解、尊重、帮助、诚...
慧亨
【佛光大辞典】
上篇:慧次 | 下篇:慧均 |
(名数)一,欲瀑流。欲界之贪瞋痴,各有五种(四谛修道),合为二十。疑有四(除修),加之以十经,为二十九物,此...
周利槃特
第二义门
朅伽毗沙拏
佛制戒集僧意
我慢定
十波罗密
宝印手菩萨
槃那寐
迷悟因果
五不可思议
二往生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是爱,还是交易?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剩菜的故事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猕猴与猎人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