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复次执有常觉,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无常为彼依;次第差别转;诸受等异故;当知觉无常。论曰:眼识等觉,依止无常眼等起故,于色等义,次第转故;众多相貌,差别转故;乐等诸受、贪等诸惑、施等善思、位分异故;于一常觉,如是转异,不应道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一作罽尼吒王。付法藏传五记月支国王,名栴檀罽呢吒王Canda-kaniṭa,伐中天竺索九亿金赎偿,获马鸣菩萨与...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 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空见论】 p0787 此有二种。一、是外道。作如是计: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无有...【不顺同类】 p0327 法蕴足论八卷十五页云:云何不顺同类?谓有一类,于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图像)为净土变相之一种,即念佛行者蒙阿弥陀如来来迎引接之图像也。...(人名)王名。昔阿弥陀迦良王有病,自调药将服之。时有辟支佛,与王同病。来乞药。王即持药施之,自作誓愿,欲使一...佛典音义,是汇集解释佛教经典中难读难解的字音和字义的著述。它产生的来源有二:首先是为读习佛典的需要。中国译经...【我所】 指为我所有的观念,全称我所有,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的意思。即以自身为我,以自身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唐代僧。循州(广东惠阳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初住罗浮山南楼寺,博通内外典籍,并就梵僧学梵文。神龙二年(706)...(传说)杂宝藏经二曰:昔迦尸国王与比提醯国王战败,更以象令战,得一大白香象于山中。象曰:山有盲父母,无养者。...子题:出息、息、无尽财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十诵、僧祇,塔物出息取利,还着塔物无尽财中;佛物出息,还着佛无...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维摩诘所说经...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愿,持佛名号。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了针尖似的毒刺。 紫斑鱼的奇特就在它的毒刺上:在它攻击其它...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
常觉不得成立
【法相辞典】
【常觉不得成立】 p1012
上篇: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 | 下篇:教授 |
指世界之主。佛经中每谓世界有一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等大小之类别,而谓每一世界各有其主,如初禅...
罽腻吒王
假
空见论
不顺同类
迎接曼陀罗
阿弥陀迦良
佛典音义
我所
怀迪
象养盲父母
三宝物出息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