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涅槃四种】 p0931 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即愚法声闻与不愚法声闻。声闻学于小乘之法,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为愚法声闻。虽取小果,然解大乘之理...(人名)Devatā,译曰夫人。探玄记二十曰:夫人者梵名提婆多,正翻应名天后,古人就义曰夫人。...(638-713)唐代高僧。俗姓卢,幼孤贫,采薪养母。后谒蕲州黄梅山五祖弘忍禅师,五祖为之说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杂语)西土国王之后妃曰弟脾Devi,直译曰天后,义译为夫人也。...又作名言习气、名言薰习、等流习气。略称名言种。三种习气之一。即指由名言(指名字与言说)所薰成之种子。为“业种...比丘三义之一,因比丘向人乞食,以养色身,故名乞士。...【无明于五处所能为障碍】 p1095 瑜伽六十卷十八页云:又此无明、于五处所,能为障碍。一、能障碍真实智喜。二、能...【次第】 p0633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次第?谓六种次第。一、流转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宣说次第,四...【心自相】 p0349 瑜伽八十卷九页云:由三种相,应知心自相。一者、如前言说自性不可得故。二者、如前由六种相如实...(物名)摩尼者宝珠之总名,明月者其别名也,其光如明月故名。无量寿经上曰: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六要钞...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彼岸呢?《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但行起来呢,却是打问号的。为什么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回...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家...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英俊潇洒还是丑陋龌龊?地位高还是低呢?这一切,就要看你今...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个总结。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应知其所起者,皆为本元清净性中之道...
咱们经常讲无我。无我它有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法无我。我、法本来不存在的,没有;但是你没通达之前,都有,...
普化(唐真定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普化。不知何许人也。秉性殊常且多真率。作为简放言语不拘。躬事盘山积禅师。密密指教深入堂奥。诫令保任。而发狂悖。尝与临济玄公相见。乃对之以之驴鸣。旁侍无不哂笑。直时歌舞或即悲号。人或接之。千变万态略无恒度。一日。擎挟棺木。巡街徇户告辞云。普化明日死去。时视之知不可訾。赵人相率随送出城东门。而扬言曰。今日葬不合青乌。经二日出南门。人亦随送。又曰。明日方吉如是西门北门出而还返。人烦意怠。一旦坐于郊野如入禅定焉。禅宗有著述者。以其发言先觉。排普化为散圣科目中。言非正员也矣。
上篇:无着(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下篇:大川(法烱)(唐汉州栖贤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杂语)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云:宋高僧传八曰: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摩者,得禅宗妙...
涅槃四种
二种声闻
提婆多
惠能
夫人
名言种子
乞士
无明于五处所能为障碍
次第
心自相
明月摩尼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沙弥的十戒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