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位于云南大理点苍山七峰之麓。据云南通志载,寺址在太和县城西南,有塔,高十丈,共十级,世传乃阿育王所建之塔。明...(术语)贤劫之异名。智度论释经文之贤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颰陀者,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梵语 daurmanasya。表示忧恼、心不悦之意。在五受中称为忧受,二十二根中称为忧根。俱舍论卷三谓,此损恼不悦之心,...(物名)连缀宝珠为网,以作庄严之具者,帝释殿前之罗网,谓之帝网,法华经曰:真珠罗网张设其上。无量寿经上曰:道...(术语)又曰百不会。一切不知不会也,所谓非思量底。莫妄想也。大慧普说上曰:你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梵语 anātman 或 nir-ā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术语)本来之面目也。...疑自、疑师、疑法。...十善即十善业,梵语 da?aku?ala-karmāni。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之十种善行为。又作十善业道、十善道、十善根本业道、...【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p0042 俱舍论三卷四页云: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术语)四十一位说十住位之前,即十信位之人也。此人虽呼为菩萨,而尚未达真菩萨位,故亦称假名菩萨,或名字菩萨。...(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间,力求向上,谋取后世比前生舒服,还不是彻底的解决。要解决...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观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讲到它互相的对应,有五段,我们请合掌...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峻岭。虽然群山为这里的居民挡住了寒风的侵袭,但行路难,村民...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处,心内意外,优越感不请自来,痴慢孳生不辍,好一个自陷局域...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难测;压力不会自然消失,常常透过身体、情绪警告我们。引发压...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寿将...
涅槃四种
【法相辞典】
【涅槃四种】 p0931 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上篇:涅槃 | 下篇:破坏法 |
【舍舍迦】 此云兔。韩子曰:宋人耕,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耕守株,冀复得之,路人笑矣。西域记...
弘圣寺
善劫
忧
罗网
百不知
无我
面目
三疑
十善十恶
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住前信相菩萨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凡事推因验果,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