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Manas,译曰意。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末那此云意也。梵语杂名曰:意,么那。...【阿留那】 或阿楼那,或云萨埵,汉言明相。明了论云:东方已赤。通慧指归云:此方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此为明...【色欲】 五欲之一。爱著于青黄赤白等显色或男女形色等之欲情也。又男女之淫欲谓之色欲。...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 p2378...亦名:畜长钵过限戒犯缘、畜长钵戒犯缘、长钵过限戒犯缘 子题:如法钵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一、先有受持...(行事)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日之法会。即成道会也。...(术语)主要之行法也。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上曰:坚固志愿,建立要行。行事钞下四之二曰:明诸要行勿过八敬。...【为性哀愍】 p1176 瑜伽二十五卷一页云:云何名为为性哀愍?谓于他所,常起悲怜,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术语)为死者修功德而追荐也。优婆塞戒经曰: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北史隋文献皇后传曰:上为立寺追福焉。...亦名:集僧法七种 子题:量影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若准文中七种集法。若量影、破竹作声、作烟、吹贝、打鼓、打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苦、忧苦、病恼苦、生死流转苦。...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现代社会是地球村,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时间、空间都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全世界都是一家人,天涯若...
我对死亡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死亡都是别人家的事,我似乎可以不死。今天特别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的叔叔往生了...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生性非常悭吝的人,不要说叫他布施,就是叫他开口说出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觉得非常困难,因为在他...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法自御为常富。(佛说须赖经) 一、信佛法众行恭敬 在人生的旅途...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的,而植物也是生命。典型的说法是:你为什么吃素? 动物是生...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是在开始做因缘的观察,佛教的因缘观,当然所谓的因缘主要有两...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照,观此种种作为生灭之心,毕竟向何处...
大川(法烱)(唐汉州栖贤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十释大川。不知何许人也。沈默自居节操弥厉。戒无竁穴言不浪施。于汉州栖贤寺行四圣种法。克苦既增川也其乐也泄泄。绵竹之人无夙少率皆宗奉。及乎终也卧于寺外白衣具床榻相率舁归寺中。务营丧礼。方当尸举无何双鹿引前若驺导焉。始履门阈。寺额奋然陨地远近惊叹。又此山灵异不容粗鄙。有僧深藏者。不谨愿。多所违犯。神人掷于山下可七里许。唯伤足指。从此无不悛革守戒者。大历初北山变成黄金色。上有楼阁菩萨行道。斯须之间万形千状。川素居此寺与地俱灵。留影供养如事灵祠焉。次闽城法烱者。未详何许人也。行头陀法克苦克勤。激劝闽人辞气刚直。闻海坛练门江内有巨钟。相传云。昔有人往广州慕铸信鼓。巨舰至此忽值风涛沉溺。每月望日其潮大至。水退其蒲牢乃出。可容一人。从中穿过约其周围径一丈余。大历中烱欲出此钟。先于开元寺设大会斋。诵咒令一小僧诣龙宫乞钟。于人世击扣以警晨昏。小僧见海神曰。我惜以镇海。别与小珠三颗为信。当尔时小僧有如梦觉。珠在手焉。
上篇:普化(唐真定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下篇:难陀(唐西域)[《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为华严宗显示事事无碍圆融义门之语。同体为“异体”之对称,相入为“相即”之对称。华严宗依因六义中“不待缘”之义...
末那
阿留那
色欲
如说
畜钵过限戒犯缘
腊八
要行
为性哀愍
追福
集僧法八种
十苦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学习而来的

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右手交给左手
以法自御为常富

为什么不能吃动物,却可以吃植物?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