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主要之行法也。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上曰:“坚固志愿,建立要行。”行事钞下四之二曰:“明诸要行勿过八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两世一重因果】 在十二有支流转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十支是因,生和老死二支是果,...【不知义】 p0317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不知义者:谓不了知彼彼语义。谓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是名不知义。...梵语 dharmatā,巴利语 dhammatā。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名数)诸家说三观,以天台之三观为最普通:一、空观,观诸法之空谛也。二、假观,观诸法之假谛也。三、中观,此有...【钵罗笈菩提】 净名疏云:此云安明。垂裕云:入水最深,故名安;出诸山上,故曰明。西域记云:唐言前正觉山,...梵语 tisrah prajāh。指闻思修三慧。即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一)闻慧(梵 ?rutamayī prajā),即由三藏...属临济宗杨岐派,为五祖山法演之法嗣佛眼清远派下之总称。佛眼清远得法后,住于舒州(安徽怀宁)龙门山,鼓吹禅风;...(术语)Dhāraṇisamādhi,发无量陀罗尼之禅定名。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是三昧力故,闻持等诸陀罗尼皆自然得。...依果,诸行依前起后,或相依互得增长,亦即相依之果。菩萨依菩萨乘修行,其所得之功德有十,称为十种依果。其中,诸...(杂语)禅林之语。又曰斋罢。午斋之后也。...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不思议变易死、变易死。二种生死之一。为“分段生死”之对称。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大...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佛说出家功德经...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明白吧,很多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重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去掉我们的成见,比如通过让自己忙起来...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间的伦理,一种是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伦理,一是父母子女、兄弟子...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 又问:那么,什么是你最痛苦的时候? 回答:...
今天,第二个七又下来两天了。打七期间就是在用功办道,看这个念佛是谁的话头。可是,我发现有的人心用错了,怎么用...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 若言是异,我等历岁经年,从朝至暮,所...
要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要文 | 下篇:要旨 |
【令心离盖趣爱言教】 p0530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云何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当知此教,复有三门。一者、一切烦恼盖离...
两世一重因果
不知义
法性
三观
钵罗笈菩提
三慧
佛眼派
陀罗尼三昧
诸愿依果
斋退
变易生死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患难不必求鬼神

专注做事少成见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自己挠痒自己笑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层妄想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