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四种所化有情先数习邪解脱见所集成界】 p0473 瑜伽八十五卷三页云:有四种所化有情,先数习邪解脱见所集成界。何...原指总结一座之说法,故法会终了时之说法即称为结座,此外亦指法会之最后一天。又法会最后一日常举行结纳与会者所祈...(术语)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于念佛三昧,一生造恶之凡夫身亦直往生于极乐也。或谓行口称念佛,心念...【不信如来而行布施】 p0342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者:谓证法性,自了自信而行惠施;非唯信...指人之身体。人体每有待于食物、衣服等之资养而生存,故称有待。摩诃止观卷四上(大四六·三六上):“有待之身,必...(地名)庵罗树园之略。...(杂名)又曰痴室。斥空坐禅者而言。...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异喻五过之一。不离,梵语 a-vyāvrtta,不用离作法之意。离,不相属着之义。即缺离异简...(术语)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为归入于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二法速令心住】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净梵行。一者、忆持久远所作...(譬喻)譬禅定而言。智度论十七曰: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然灯,灯难能照。在大风中不能作...(印光大师校印本)...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说:所有...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弟子一路上竟满腹牢骚,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断地要求...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陀佛一直放光在加持你,你怎么没触到光呢?你的力量跟他还不相...
你们先看看古人编辑的历代名臣言行录,历代名臣奏议等书。道德方面,古老的有一本书叫五种遗规,也要看看!古今中外...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是最大的距离,十恶业是最大的距离。如果你完全没有十恶,完全...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为什么会缘起?为什么是性空?因为性空故才能缘起;因为缘起...
钵罗笈菩提
【翻译名义集】
【钵罗笈菩提】净名疏云:此云安明。垂裕云:入水最深,故名安;出诸山上,故曰明。西域记云: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
上篇:目真邻陀 | 下篇:屈屈吒播陀 |
【漏种类】 p1284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漏种类者:谓阿罗汉有漏诸蕴。前生烦恼所起故。...
四种所化有情先数习邪解脱见所集成界
结座
念佛往生
不信如来而行布施
有待
庵园
痴禅
不离过
本愿一实大道
二法速令心住
静室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还重吗

一定要修智慧

倒霉时,勤剃头少懒睡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