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江尝为七夕诗。或谓之四背中一背也。通曰。诗人兴咏用意不伦。慧休怨别。陆机牵牛星。屈原湘夫人。岂为色邪。皆当时寓言兴类而已。若然者言火则焚口。说食则疗饥也矣。江之舍师后乃扬师之美。反权合道也。实为此诗警世无常引令入佛智焉。其故何也。详江遇忠国师大明玄理无以域中小乘法拘之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又作降三世三摩耶会。三昧耶者,本誓之意。表降伏三界主大自在天之本誓,故有此称。...(术语)对于开经而言。谓说本经后,以此为结撮而演之经。如法华之结经为观普贤经是也。...亦名:与女同室宿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阿那律行寄淫女舍宿。女裸身来娆,尊者升空,彼惭愧忏...(杂名)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三重之誓愿。谓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术语)Svāhā,又作苏婆诃,娑婆诃,莎缚诃,萨婆诃,率缚诃,娑嚩贺,苏和诃,馺婆诃,馺皤诃,沙诃,娑诃,莎...【修念住有二种作意】 p0906 显扬十九卷十八页云:又于修念住、有二种作意。谓不缓作意,不染作意。经言炽盛者...北周译经僧。优婆国人。又称称藏。为阇那耶舍之弟子。与同学阇那崛多游东土,入长安。武帝时为大蒙宰(相当于吏部尚...(名数)一真土,真佛之住处也。二应土,应佛之住处也。大乘义章十九曰:佛土或分为二,唯真与应。自所托名之为真,...梵名 Kurkutika, Kaukkutika, Gaukulika, Gokulika,巴利名 Kukkutika, Gokulika。为小乘二十部派之一。又作憍矩胝...全一卷。日本寂慧良晓撰。单称述闻钞。记述其师良忠所传之净土宗要十义,并驳斥名越流“净土十六个条疑问答”之问难...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 二、惟念自佛──返观自心──圣道法门 三、自他兼...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但我们很多人都只...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骤...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都觉得煲汤离不开肉,有肉味的汤才够浓、够鲜,其实不...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如果这一世能够深信净土,一往情深求生彼国,这就是我们成佛的...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能都会怀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情,人们似乎很难从容面...
清江(唐襄州辩觉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清江。会稽人也。不详氏族。幼悟幻泡身拘羁鞅。因入精舍便恋空门。父母沮劝建乎难拔。礼昙一律主为亲教师。讽诵经法寓目俱通。长者品量之曰。释门千里驹也。于浙阳天竺戒坛求法。与同学清源从守直和尚下为弟子。还听习一公相疏并南山律钞。间岁精义入神举皆通畅。而善篇章。儒家笔语体高辞典。又擅一隅之美。时少伦擬。其褊懆之性不与人类。尝于一公少因不足。亦有舍和尚之讥。由是游方服勤。凡云律筵无不预者。自责己曰。天下行半少有如我本师者。还会稽。一公犹老。当其僧大集时。击木唱某再投和尚摄受。时一公诟骂。江雨泪而忏悔曰。前念无知后心有悟。望和尚大慈施与欢喜。苟不许收则越人不可以强售章甫也。一公悯其数四求哀。乃曰。为汝含垢。遂为师资如初。江有禅观之学。大历八年于汝濆遇忠国师。因弟子说自。忠曰。此律师是和尚乡人。乃欣然相会寻往南阳。再谒国师密传心要焉。
上篇:乘如(唐京兆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 下篇:灵澈(唐会稽云门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
开敷华王如来(梵 Sajkusumitarāja-tathāgata)之异名。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南方之如来名。此如来万德开...
降三世三昧耶会
结经
共人女宿戒缘起
三誓偈
苏波诃
修念住有二种作意
耶舍崛多
二种佛土
鸡胤部
净土述闻钞
上人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