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译经僧。优婆国人。又称称藏。为阇那耶舍之弟子。与同学阇那崛多游东土,入长安。武帝时为大蒙宰(相当于吏部尚书之职官)宇文护于四天王寺及归圣寺从事译经,译有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品五卷、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等三部八卷经论。其余事迹不详。[开元释教录卷七、历代三宝纪卷十一] p39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明触】 p104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无明触?答:染污触。卽一切烦恼随烦恼相应触。 二解 品类足...亦名:不摄耳听法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不摄耳听法戒七十三。凡解不孤起,要藉说听。方能开晓心...指有作为、有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法。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转变字门者,谓若处显示转余显了字义变成余义,如不信不知恩等伽他后当说。...(术语)闇诵陀罗尼也。最胜王经五曰:至心礼敬,然后诵咒。止观二之一曰:诵经诵咒尚喧于静。...(人名)清源行思禅师之别号。师住吉州青原山。原为清源,禅书多作青原。六祖慧能下出青原南岳二大法统。青原之法流...【六种清净智】 p0305 显扬十七卷一页云:论曰:当知此智、真证觉分;非方便位。亦是六种清净智相。所谓法智、种类...(地名)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檀那槃那(檀那槃那疑檀槃那之误),应云檀那槃那,译曰...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术语)楞严经三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义,周遍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有执受大种】 p055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十三页云:此中有执受大种者:谓现在剎那,有情数摄心心所法所执...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弥陀是已修成的佛,觉性(心)是没有两样的。我现在虽昏迷颠倒...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式。乞食...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做什么想法呢?产生什么念头呢?...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一位叫妙音菩萨。一天,两位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如果能够早一点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结局,也许人世间的许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1、第一种结局:无言平淡的结局。 两个寂...
耶舍崛多
【佛光大辞典】
上篇:耶舍 | 下篇:耶舍塔 |
(术语)有漏业因所招之果报也。即人间天上乃至地狱等。...
无明触
恐举先言戒制意
一切有为法
转变字门
诵咒
青原
六种清净智
檀槃那
意学
七大
有执受大种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