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譬喻)戒者进趣佛道之要具,故以譬足。行事钞上曰: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戒以足譬,颇...(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家有逆子不如无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父母教诲,瞋目怒应(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拘利太子】 若涅槃疏,则摩诃男与拘利是一。...(术语)发起自己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九曰:一人发真。...(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资持记·释沙弥篇:“净住子,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父母是孝恋难遣,而能辞亲;妻子是恩染难夺,而能割爱;势...【不行】 p031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现行故。...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又称云宗。为华严宗之一派。宋代以后流行于江南一带。北宋徽宗大观(1107~1110)年间,西京(今洛阳)宝应寺僧清觉...禅林用语。谓仅用一言一句,即可截断一切分别妄想心之作用,终息千算万计,当下即呈现本体之真相。截流,乃截断众流...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颇为出名的食品科学家。当他读国中的时候就生了一场大病,他的...
发心也就是发愿,只是愿更为强烈与坚决,更具有目标性。而发心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当下,一件事情,延续性不强,是佛教...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界,与一切诸法不一不异。色身有相,诸佛福业所感,相好殊胜,...
问: 请益法师。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问: 师父曾经碰过一个问题,可是后来在光碟里面没有说完,想请师父分享一下,就是说念佛的时候,那时候师父说过去...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禅意,就要靠一颗会发现、会观察的心了。 有一...师正在诵读一本书的时候,走进一个孩子。 师父,您在读什么书呀?孩子说。 在读大悲咒。法师微笑着说,继续诵他的咒...
寺院的中心为禅堂。禅堂有四大法器:钟板、香板、散香、慧命台上坐木鱼。 禅堂内分东西两大广单,中有佛龛。佛龛后...
法普(休静)(唐蕲州黄岗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普。姓潘氏。庐江人也。貌古情宽拥败纳观方元和中。因见黄岗山色奇秀其峰巉[山*〦/坐-土+十]其林郁密中有石坛平坦而高峙。乃放囊挂锡于中班荆。久之寻附树架蓬茨。仅容身而已。未几有人自小径而至见普惊怪。问云。何缘至此。曰某本行山麓。见巅顶腾涨紫气盘纡可爱意此山有尤物。故来耳。谛视普迟回而去。山下行者闻而寻焉。禅学之徒不数年遽盈百数。普却之曰。老僧独居无物利人。君等亦无所乏。由是星居之庵多矣。弟子广严等构成大院。禅客翕如传其法者无算。一日集众辞云。吾其终矣。汝曹善住珍惜。加趺坐胡床而卒。其身不坏散。后以香泥涂缋之。至干符中重立碑颂云。次洛京华严寺释休静。不知何许人也。属洞山禅道风行。静往造之。抉擿所疑若雷复于本位焉。北返于洛邑开演。因赴内斋。诸名公皆执经讽读。唯静并其徒俱默坐。帝宣问。胡不转经。酬答响应。仍皆属对悦可帝情。寻回平阳示灭。收舍利四处树浮图。敕谥宝智大师。塔号无为也。
上篇:圆绍(唐东京封禅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 下篇:智闲(大同)(梁邓州香严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
(书名)具名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决。一卷,说数息观之法。...
戒足
祇树
不如无子
拘利太子
发真
五种唯识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不行
正业
白云宗
一句截流万机寝削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超越血癌的博士

发心与发愿是一回事吗

造佛像的缘起与功德利益

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念佛时出现心魔该如何处理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大悲咒与小悲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