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发起自己本有之真性也。楞严经九曰:“一人发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Jānacandra,译曰智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术语)与劝化同。劝化有缘者,使行布施也。禅苑清规曰:堂主缘化。...(一)诸佛菩萨为众生之利益而应机化现,称为应化;若应同众生之愿望,于冥暗中守护众生,则称为应护。 (二)指众生所...梵语 mudrā,巴利语 muddā。音译作母捺罗、慕捺罗、母陀罗、牟陀罗、目陀罗。又作手印、契印、印契、密印、印。即...(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与弥勒共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王夫人差摩婆帝Kṣemavati,以衣为座,请佛坐...(256 B.C.~198 B.C.)巴利名 Sajghamittā。阿育王之女,摩哂陀(巴 Mahinda)之妹,为最早于锡兰建立比丘尼僧团...【八种圣言及非圣言】 p0085 俱舍论十六卷十五页云:经说诸言,略有十六。谓于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事中,言实见等。或...(术语)法相家所立四重出体之一。真如之实性,周遍一切万法之事相而为所依,无一事离真如者,故为摄万差事相使归于...【和须蜜多】 亦云婆须蜜多。西域记云:伐苏蜜俎多,唐言世友;旧曰和须蜜多,讹也。观法师云:亦翻天友,随世...(异类)旧称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前际后际密意善巧】 p0887 杂集论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前际后际密意善巧?谓能善知于前际领受,于后际出离故...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说疗痔病经...
当我们供养僧众的时候,哪怕所准备的财物极其微薄,也应选择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当作供养的对境,而不要盲目相信那...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师答: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成一把骨灰,我们可以问问我们自己,我们在这个世间还要贪什么...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会救拔我?你看--疑惑!因为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平常还没关...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悉不计虑,随缘应变。 纵大祸临头,亦当想及...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定的大功德法,我们每一个人都选择自己的法门修学,可能每天拜...
发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发得 | 下篇:发菩提心 |
即禅宗第六祖慧能禅师。俗姓卢,初在蕲州(湖北)黄梅凭茂山五祖弘忍门下修道,称为卢行者,或卢居士。行者,谓带发...
惹那战达罗
缘化
应护
印相
差摩婆帝授记经
僧伽蜜多
八种圣言及非圣言
摄相归性
和须蜜多
牟呼洛
前际后际密意善巧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纵大祸临头,又有何畏惧
吃素改变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