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禅林中,任命某人担任何种职事,称为差定。[丛林盛事卷下] (二)指记载法会仪轨之簿。 p4089...【正念修习】 p0503 杂集论十卷二页云:正念修习者:谓为对治忘失尊教随烦恼。...【二种行非利益行补特伽罗】 p0046 瑜伽九十三卷七页云:复有二种补特伽罗。何等为二?一、唯行自非利益行。谓...(一)时间单位。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若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论轨决择】 p1330 集论八卷十一页云:何等论轨决择?略有七种。一、论体,二、论处,三、论依,四、论庄严,五、...【别记别】 p0688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又卽于此别记别者:谓卽记别彼因缘有。又复记别彼生因缘,因缘诸取。又...【染污】 p0877 杂集论三卷十四页云:云何染污?几是染污?为何义故,观染污耶?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是染污义...(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二十三。诫恃自己之智解势力,有来问经律深旨者,以轻慢心,不善答之,故隐没义理,倒说法相...【无明所缘殊胜】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页云:云何无明所缘殊胜?世尊告曰:无明所缘、卽是一切若因若果有众...(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亦名:略自恣缘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言略说者:若有八难余缘,如说戒中明者,当量僧多少,难来远近等。”(事钞...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有些人看起来很有自信,或是自认为很有自信,但这种人未必有真才实学,可能只是表现得好像很能干、很有才能的样子。...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的利益,只是品位不怎么高而已。 但如...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 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思无越行,行无越思,从起始而成其终,如...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一家小餐馆。一天,有位年轻人向老板询问:「不好意思,我可以...
我们要发忏悔心来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部经中有一品,叫《忏悔品》,就是要我们忏悔过去的罪业,把罪业忏悔...
思公(昙真)(唐襄州夹石山)[《宋高僧传》卷第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思公。姓李氏。恒阳人也。早出家于本府龙兴寺。得度后游伊洛间。见普寂禅师开畅禅法。寂始见提诱寻彻钩深。至南雍隐夹石山。翛然自处。属牛公观政汉南闻其声绩。请入城。谢病不应其命。牛帅亦不夺其志。檀施相望学众侁侁。若栴檀之围繞焉。以兴元初年示疾归灭。春秋八十四焉。毫州安国院释昙真。姓陈。维青人也。少小随父往彭城鬻枣于逆旅而亡所怙。真叹恨无依。乃投徐大云寺为僧。其土是嵩法师之后经论薮泽。真玩习该通。后游胜境入嵩山学禅观已至任城。邂逅李中丞讽赴职谯郡。接真谈道抵掌盱衡如披云雾。李恨相识之晚。请以同行。时聚风亭月。观谈道达旦。李后入为京尹。因从容称奏真道成德至。德皇下诏征。而不奉诏。贞元七年四月示灭。门人建塔云。
上篇:恒月(真亮)(唐潭州翠微院)[《宋高僧传》卷第十] | 下篇:石藏(唐定州大像山定真院)[《宋高僧传》卷第十] |
(物名)禅林之目,铁钵之敷藉物。日用轨范曰:先展钵单,仰左手取钵安单上。其制,以柿汁累合厚纸造之。于横三掇之...
差定
正念修习
二种行非利益行补特伽罗
一念
论轨决择
别记别
染污
憍慢僻说戒
无明所缘殊胜
国清百录
自恣略缘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圣严法师《装出来的自信靠不住》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阿罗汉」的三层含义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一碗白饭的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