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袈裟之别名。袈裟具有众多功德,能令众生去除淫、怒、痴等尘垢,令无瑕疵,故称去秽服。[大净法门经] p1603...(术语)二因之一。依现世恶善之业因而起未来之苦乐果也。...亦名:突吉罗篇诸部同异 戒本疏·百众学法:“僧祇六十六戒,有十八戒四分无。十诵中一百七戒,四十七戒四分无。五...【生证寂灭】 p0478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五、生证寂灭。谓卽不还果,中品修习圣道故;未断二种生结。随生一处意生天...巴利名 Abhidhammattha-savgaha。阿[少/兔]楼驮造,法舫译。本书内容记述锡兰分别上座部阿毗达磨教学之纲要。凡分九...【制他神通】 p0831 瑜伽三十七卷五页云:制他神通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现神通。如来神通,普能...(术语)冥者离诸相而冥寂,通者通融一切而无碍。是叹真理之语也。戒本疏一上曰:理在冥通。同行宗记一上曰:体离言...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体比量】 p1467 瑜伽十五卷十一页云: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地名)宋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照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四方谓之二甘...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类别,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教判。教...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很成功,为什么我跟他一百八十度相反呢?皈依佛法僧三宝已经十...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说唐代有位宰相,叫韩滉之。宰相府都会有一些随从的官员吏...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在这个世界修行,要真正做到去留...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生气不满的话,这是不孝,学佛人应该恒顺众生,客观条件不允许...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家庭环境不错,自己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当别人在为就业发愁的...
我们已经知道了拜佛菩萨与拜神的区别。佛菩萨没有分别心,但是神是有分别心的。所以,我们在佛菩萨前面和神前面是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跟福报大的人一起出行会异常顺利。 比如某个堵车的时间段,因为车上有福报大的人...问: 按照农村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那学佛人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是有这个习俗,不仅是农村...
染污
【法相辞典】
【染污】 p0877 杂集论三卷十四页云:云何染污?几是染污?为何义故,观染污耶?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是染污义。有覆无记者:谓遍行意相应烦恼等,及色无色界系诸烦恼等。诸蕴十界四处一分是染污。十界者:谓七识色声法界。四处者:谓色声意法处。为舍执着烦恼合我故,观察染污。
上篇:苾刍尼律仪中制立三种律仪 | 下篇:染净心证 |
即得离系果。于有部宗指择灭无为,以无漏慧简择四谛之理,而得涅槃法,称离系得。如俱舍论卷六载,离系亦意谓断、解...
去秽服
生起因
众学篇诸部同异
生证寂灭
摄阿毗达磨义论
制他神通
冥通
戒体
体比量
琅玡
教判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从改变自己开始

精进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