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名 Abhidhammattha-savgaha。阿[少/兔]楼驮造,法舫译。本书内容记述锡兰分别上座部阿毗达磨教学之纲要。凡分九品,依次为摄心分别、摄心所分别、摄杂分别、摄路分别、摄离路分别、摄色分别、摄集分别、摄缘分别、摄业处分别等。其中,前五品讲心法、心所法,第六品讲色法、涅槃法,第七品讲各种法相,第八品说缘起论,第九品说修定、慧。在各品之初,别置叙述该品梗概之颂,每品本文分十余段,各段均有摄颂。本书之成立,约在十二世纪初以前。对巴利文论藏作简明之总结,为南传佛教国家佛学院之必修课程。原文于一八八四年校订出版,另有英译本(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1910, P.T.S.)及日译本(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五卷)。[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p68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法苑珠林,谓造书者三人。长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按右行自右而左,梵...(杂名)服缁衣之僧徒一门也。...(一)指涅槃。乃不为任何事物所破坏之法。[杂阿含经卷二] (二)指成就阿罗汉果之利根者。利根之人修白骨观时,不起...(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三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舍宅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六种理趣】 p0301 六种理趣者:一、真义理趣。二、证得理趣。三、教导理趣。四、离二边理趣。五、不可思议理趣。...(385~433)梵名 Dharma-raksa。北凉译经僧。又作昙无忏、昙牟谶、昙无罗谶、昙摩谶、昙谟忏、昙罗无谶。意译法丰...(杂名)又曰檀家。施主也。...【众共施设言论】 p0981 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共施设言论者:谓于六种相状言说自性,假立言论。六种相状者:一、事...(术语)对缘起之称。缘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诸法,故有染净之差别,是乃因位之如来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梵语 srota-āpanna,巴利语 sotā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一)(529~613)隋代僧。汴州陈留(河南开封)人,俗姓孙。少喜游学,遍访齐、周、陈诸国讲肆,又善于辩难,自号三...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默念,亦是一样有功德。(《复宁...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了,没有办法修了。 二是自己习...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是这个天竺都认为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所示现念一佛有一...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无意犯罪,刚入狱都很伤心绝望。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一位犯...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之种种三昧...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
摄阿毗达磨义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摄拖苾驮 | 下篇:摄律仪戒 |
【欧阳渐】 杨仁山的弟子,是民国初年的唯识学大家。渐字竟无,以字行,江西宜黄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一)...
左行
缁门
不坏法
虎丘山
六种理趣
昙无谶
檀主
众共施设言论
性起
须陀洹
僧粲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睡时念佛修行要诀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成功属于有心人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