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职位)禅林之称呼。曾三任副寺已下东序之职而退休者。资助前之事务者之意也。见象器笺五。...(物名)又作捃稚迦,君稚迦。译曰澡瓶。...又名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性境就是一切实境,各有其性质,如石之坚,水之湿,是不可能加以改变者;独影...【乌仗那】 奘传:唐言苑,昔阿输迦王之苑囿也。旧曰乌场,或曰乌茶,皆讹也。北印度境。...(名数)于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系立十门:一理偏于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比较两种以上之主张或事物,而仅就各自之优点或特征以叙述要旨者,称为据胜为论。在菩萨戒义疏中解释梵网经之品名所...梵语 sahā。又译沙诃、娑呵、索诃。意译忍、堪忍、能忍、忍土。指娑婆世界(梵 Sahā-lokadhātu),即释迦牟尼进...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梵语 garbhāvakrānti,巴利语 gabbhāvakkanti。即托生于母胎。又作托胎、托生、托生、入胎。谓胎生(自母胎而生...【等念】 p111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言等念者:谓等住其心故。...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那我们其他的且不说,请大家先端身,我们合掌来三称本...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团体去做义工,也经常参加一些佛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她说她很...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佛的人多了。我们这个国家,好像人人都知道阿弥陀佛,小孩子都...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说话的方式只是一种习惯,并没...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平常虽然老成持重、富有盛名,但从未说过法,一切问题都由侍者...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为了实现消灭罪障、助成菩提的目的,大师列出修学三慧和往生净...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好考虑自己的生死大事了!时间过得很快,说不定这几年就有无...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
灵默(志闲)(唐婺州五泄山)[《宋高僧传》卷第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灵默。俗姓宣。毘陵人也。本成立之岁悦学忘疲。约以射策。登第以荣亲里。承豫章马大师聚众敷演造禅关。马师振容而示相。默密契玄机。便求披剃。若熟痈之待刺耳。受具之后苦练行门确乎不拔。贞元初入天台山中。有隋智者兰若一十二所。悬记之曰。此地严妙非杂器所栖。若能居此与吾无异。默因住白砂道场经于二载。猛虎来驯近林产子意有所依。又住东道场。地僻人稀。山神一夜震雷暴雨悬崖委坠。投明大树倒欹庵侧树枝交络。茅苫略无少损。遐迩闻旃皆来观叹。后游东白山。俄然中毒。而不求医。闭关宴坐。未几毒化流汗而滴乃复常矣。行次浦阳盛化。有阳灵戍将李望。请默居五泄焉。元和初亢阳田畯惶惶。默沿涧见青蛇夭矫瞪目如视行人不动。咄之曰。百姓溪竭苗死。汝胡不施雨救民邪。至夜果大雨合境云足。民荷其赐属平昌孟简中丞廉问浙东废管内兰若。学徒散逸。时暨阳令李胄状举灵山许重造院。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澡沐焚香端坐绳床。嘱累时众溘然而绝。寿龄七十二。法腊四十一。高僧志闲道行峭拔文辞婉丽。亦江左之英达。为默行录焉。
上篇:遗则(唐天台山佛窟岩)[《宋高僧传》卷第十] | 下篇:道悟(崇信)(唐荆州天皇寺)[《宋高僧传》卷第十] |
【似因】 p0695 因明入正理论云:不成、不定、及与相违,是名似因。此中不成有四。不定有六,相违有四。如彼广...
前资
捃稚迦
三境
乌仗那
理事无碍十门
据胜为论
娑婆
摄心
无常
托胎
等念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圣严法师:造口业
无言胜有言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