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hā。又译沙诃、娑呵、索诃。意译忍、堪忍、能忍、忍土。指娑婆世界(梵 Sahā-lokadhātu),即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有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表其无畏与慈悲。又译作杂恶、杂会。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此外,娑婆一词原指我人所住之阎浮提,后世遂成为一释迦佛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总称百亿须弥山世界为娑婆,并以释尊为娑婆世界之本师。[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玄赞卷二、大唐西域记卷一] p40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仪式)三种羯磨之一。最轻微之事及常式之事,仅一度白告于众,得使其事成立者。羯磨疏一上曰:单白者,如设戒告众...(术语)涅槃也。金刚三昧经一曰:令彼众生获得出世果。...禅林用语。即谓对各种事物皆不厌审慎,行事须细心严谨;以叮咛学者于修行中须时时警惕,不得稍有轻忽。从容录第八十...(地名)天竺山名。华言双迹。此山之峰。有二陇道似车迹。故名。见翻译名义集。...凡夫、外道、三乘、如来等四类人对“我”之了悟与观点有如下差别,即:(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不能了知五阴等法...(物名)旃檀中有赤白二种,此其赤色者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宫殿。...据法苑珠林卷六十九受报篇引证部第二载,由四种业报中之无报别立四种果报之定与不定。即:(一)时定报不定,时,即时...凡三卷。全称大乘密严经(梵名 Ghana-vyūha-sūtra)。译本有二,一为唐代日照(地婆诃罗)译,另一为唐代不空三藏...亦名:僧不差辄教尼戒犯相 子题:日非、说法八敬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僧不差说法八敬,俱堕。日非,吉罗。...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十四。于因明对论中,敌者(问难者)欲破斥立者(立论者)...【杀生】 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全寺各殿堂举行普供法会。寺院两序大众按照供佛仪规,唱赞,称...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觉得你佛教,说这些东西太消极了,太迷...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之后,他觉得参学已毕。剩下的就像他说的:世出世...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法,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的至简易而...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
以今生的修行,总有点戒定的功夫,也信点因果,也努力地修行,但是对念佛法门不能产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那你今生...
娑婆
【佛光大辞典】
上篇:娑毗迦罗 | 下篇:娑婆即寂光 |
为一种药品。又作阿虞、阿魏药。产于北印度、伊朗等地之大草本植物“兴渠”(梵 hivgu),若截断其茎枝,断口处即渗...
单白
出世果
事不厌细
逾健达罗
四种我
赤旃檀
四报定不定
密严经
辄教授尼戒犯相
常住相似过类
杀生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商人与罗刹鬼

调伏妄想的方法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