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受用身】 三身之一,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受用法乐之身。诸家对受用身之解释各异,唯识宗谓受用身即为...梵语 evaj mayā?rutaj,巴利语 evaj me sutaj。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人名)广州法性寺印宗,初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能亦就此人出家受戒。先天二年,八十七...梵语 artha,巴利语 attha。音译阿他、阿陀。(一)意指:(一)意思,(二)道理,(三)意义、价值、利益等。其中,意义与...【智自在所依止义】 p1154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九地中,亦能通达智自在所依义。圆满证得无碍解故。...【于他世罪深见怖畏】 p0752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正观见造恶行已;于其后世感恶趣苦,及感所余匮乏等苦...即朝夕扣师门,以祈请教诲。碧岩录第九十六则(大四八·二一九上):“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梵名 Kanakabharadvāja。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三。又作迦诺迦跋黎堕阇、嘎纳嘎喇錣杂、罗堕。与其眷属六百阿罗汉共住于...(术语)三轮之一。佛所说之法,能摧破众生之烦恼,故谓之轮。又名正教轮。轮者摧破之义,又遍转不断之义。见金光明...(术语)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立唯境无识(今所谓唯物论)之义,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一位是中兴净宗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位是传天台教观...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切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光阴的流逝,都会成为过去,这就是最好...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净苑宏勋法师,亦要多谢美西佛教会弘法组各位董事,因为由于他...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我是讲经、诵经,我说念佛的不好,我就是谤念佛的,这就是谤法...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邻国自知不敌良马而退散。 国王便想:当初饲养良马,是为了退...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咒就说:「楞严咒好长,好难念,更不好背。」因此持颂的人很少...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明证法师答: 往生这两个字,看往生到哪里,...
慧苑(唐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苑。京兆人也。少而秀异蔚有茂才。厌彼尘寰投于净域。礼华严法藏为师。陶神练性。未几深达法义。号上首门人也。有勤无惰内外该通。华严一宗尤成精博。苑依宝性论立四种教。为有四类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则凡夫声闻辟支初心菩萨也。一迷真异执教当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二乘。三真一分满教当初心菩萨。四真具满教当识如来藏者也。诸师处判或依或违。然其纲领教乘一家之说。次以新译之经未有音释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经书恢张诂训。撰成二卷。俾初学之流不远求师览无滞句旋晓字源。然禀从贤首之门。不负庭训之美也。
上篇:法海(唐吴兴)[《宋高僧传》卷第六] | 下篇:智威(慧威)(唐处州法华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
云何略说一切五取蕴苦?五取蕴。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总名五取蕴。何因缘故。略说一切五取蕴为苦。谓五取蕴。无常...
受用身
如是我闻
随自意三昧
印宗
义
智自在所依止义
于他世罪深见怖畏
晨夕参扣
迦诺迦跋厘堕阇
口轮
唯境无识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