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摩利支】 此云阳炎,在日前行。...【五处应正遍知】 p0280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术语)梵音Svā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娑婆羯多,苏揭多。译曰善来。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世第一法通在三地】 p0515 大毗婆沙论四卷八页云:世第一法,当言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耶?答:应言或有...无明(梵 a-vidyā),即愚痴,乃于事理不了达之精神情态。法相宗将无明分为随眠无明、缠无明、相应无明、不共无明...【非有果法】 p0714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果法云何?谓除有果无漏法,诸余无漏法。...(术语)学佛人可通学者有三: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能使静虑澄...(杂名)Uttar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壁宿。见宝星陀罗尼经二。【又】(人名)Bhadrā,比丘尼名。自识宿命,遇...(术语)四邪命食之一。维为四维。谓比丘学种种之方相咒术卜占等而为生活也。...何等非有相?谓蕴界处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梵语 āsajjika。指修无想定,死后升入无想天之一种果报。又作无想报、无想事、无想异熟。心不相应行法之一。谓生无...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不同的是:两个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参加佛七,由此机缘,得受三皈五戒,正式走入佛门。 二〇一七...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是靠愿力,所以愿力强过业力,你怎么会怕?怕是怕业力现前你愿...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过失,于是只供给斋饭。日后又遇一初入道的新学沙门,具足威仪...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阿难哭的一塌糊涂,旁边的师兄弟说,你不要哭,赶紧问佛,有...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
礼宗(唐越州)[《宋高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礼宗。俗姓宋。会稽人也。道气酋壮志求玄微。愿遂出尘决除鞅绊。闻长寿寺和尚通达禅观。往叩其关。学习之心未尝少懈。师诲之曰。汝之出尘有大利益。可谓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揜其光矣。乃奋藻摅华注涅槃经。怀铅握椠周于二载挫锐解纷怡然理顺。遂成夹注八十卷焉。及郑卿尚书典郡。闻其盛名致疏往请。确然拒而不赴。景龙二年有御史大夫冯思。忽尔暴终入一处。有二童子持簿领冯。庭对判官厅。按覆罪愆。令望彼巨树。枝柯可覆数亩。判官身旁旧识者张思义。招手呼冯曰。吾是汝舅。曾为洛阳仓吏。被长官越格诬杀。兼假贷太平寺中钱及油面。于今未脱。汝所坐者不合于天后宫中乱越致此暴卒。可发愿造涅槃经铸钟。登即关奏判放却还人世。临行张语冯曰。在阎浮一日造功德得福无量。胡忍一生不修功德耶。此涅槃经者礼宗大师注解。从天台传授。每有善神守护。时张差押冯往诸司考校轻重生处。嘱之曰。汝去洛城道光坊内十字街第三宅。是吾家。家有池亭竹树。为问妻儿安否。冯起寻经本未获而又死。经三日立限。归写经铸钟。工毕冯在世得四十八年终。宗亡春秋九十七焉。
上篇:良贲(唐京师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下篇:法诜(唐钱塘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术语)弘大之誓愿。愿救一切众生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是。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别意弘愿。(中略)言弘...
摩利支
五处应正遍知
莎揭哆
世第一法通在三地
四种无明
非有果法
三学
跋陀罗
维口食
非有相
无想果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让愿力强过业力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如是善缘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