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乘,指藉以开悟实相、出离生死之智慧;戒,指用以防非止恶,而可招感人、天果报之制法。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大一二...(一)梵语 hastin。为象之别名。据隋代吉藏之百论疏卷上之下载,象有七肢,以手为殊胜故,遂取名为“有手”。同书并...(术语)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人垢秽,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密教有成就阿修罗法之悉地,此法乃生于修罗宫殿之法。陀罗尼集经乌枢沙摩轨记载修此法之情形,行者修此咒法时,修罗...(譬喻)以长者之一大宅,譬三界之火宅。法华经譬喻品曰:譬如长者有一大宅。( 火宅 )...【引摄义利遍知】 p0378 瑜伽一百卷三页云:云何引摄义利遍知?谓能遍知、略有三种引摄义利。何等为三?一、引摄自...【谛居处】 p1376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二、谛居处。谓已得谛观出世慧。为安立有事颠倒断义故。...(修法)金轮时处仪轨说此法。是行者或旅行或多事不能行广法时,或其人之性为不好广轨者而说之也。其次第先以护身法...(术语)禅家之常语。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于心也。达磨之血脉论曰: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依正二报】 亦称依报与正报,略称二报。正报,即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的果报正体,如生于人道,则具备四肢五官...【四正胜】 p0424 瑜伽二十九卷四页云:如是四种亦名正胜,谓于黑品诸法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为令断灭,...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人之所知。愚者但具其灵,而不求其所知,...
问: 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萨没有资格说我做不到。可是后面在讲意乐的时候,师父又说我...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的重罪,丈夫和妻子会有恶报吗?念《地藏经》能化解重罪吗?念...问: 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何对治这一烦恼? 大安法师答: 其原因还是生死心不切啊!在六...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都找人改名,据说可以转运、消灾,弟子对此很迷茫,请您开示。...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入其中。然一至其中,则同得海名,同成...
戒法(唐北庭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尸罗达摩。华言戒法也。本于阗人。学业该通善知华梵。居于是国为大法师。唐贞元中悟空回至北庭。其本道节度使杨袭古。与龙兴寺僧请法为译主。翻十地经。法躬读梵文并译语。沙门大震笔受。法超润文。善信证义。悟空证梵文。又译回向轮经。翻传纔毕缮写欲终。遇北庭宣慰中使段明秀事讫回。与北庭奏事官牛昕安西奏事官程锷等。相随入朝。为沙河不通取回鹘路。其梵夹留北庭龙兴寺藏。赍所译唐本至京。即贞元五载也。法译事方终。却回豁丹。豁丹一云于遁。此皆岭北人之呼召耳。若五印度语云瞿萨怛那。华言乳国。亦云地乳也。
上篇:莲华精进(唐丘慈国莲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莲华(唐)[《宋高僧传》卷第三] |
(杂语)法华经信解品偈曰: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示其金银,真珠玻璃,诸物出入,皆使令知。犹...
乘戒
有手
法器
修罗宫悉地
一大宅
引摄义利遍知
谛居处
略念诵法
以心传心
依正二报
四正胜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随缘是要考虑现实,尽分是尽最大的努力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大妄语的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