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指心识起作用之时。为“无心位”之对称。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三所举,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人名)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修罗之本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所动,虽听闻佛法,亦不能证悟。(参阅“修罗”4049) p4049...(杂语)又作喻缮那,旧称由旬。...(杂语)雕刻佛像,每下一刀,须礼拜三宝三次。画像经文,谓之一笔三礼,又曰:一字三礼。...【引自类譬喻相】 p0378 显扬二十卷十五页云:若于内外诸行中,引一切世间共知共得生灭相,引一切世间共知共得生等...【择法】 p1373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已得无漏真作意故;缘圣谛境一切无漏作意相应;名为择法。...(术语)戒经有广略之二教,佛成道后十二年间,大众清净,无犯戒者,故未曾立一戒,唯说略偈总劝诫善恶,故谓之略戒...【表义名言种子】 为‘显境名言种子’的对称。指由能表诠义理的名目、文句、言说等名言所熏习的种子。亦即自一切诸...【四正断】 p0423 瑜伽二十九卷四页云:如是四种亦名正断:一名律仪断,谓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乃至...(术语)谓礼忏之仪制也。释氏通鉴谓梁武帝为妃郗氏阅大藏,制慈悲道场忏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慢,是与生俱来的,凡夫众生都有。当这个慢心生起的时候,我们...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是养懒图安...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师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不宜看得...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一个是安乐道,一个是解脱道,一个是菩提道。当然,安乐道,...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二、戒妒 妒忌别人的成就...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
莲华精进(唐丘慈国莲华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勿提提羼鱼。华言莲华精进。本屈支城人也。即龟兹国亦云丘慈。正曰屈支。时唐使车奉朝到彼土。城西门外有莲华寺。进居此中号三藏苾刍。奉朝至诚祈请。开译梵夹传归东夏。进允之。遂译出十力经。可用东纸三幅。成一卷。是佛在舍卫国说。安西境内有前践山。山下有伽蓝。其水滴溜成音可爱。彼人每岁一时采缀其声以成曲调。故耶婆瑟鸡。开元中用为羯鼓曲名。乐工最难其杖撩之术。进寺近其滴水也。其经是沙门悟空同十地回向轮经。共十一卷赍进贞元中请编入藏。值圆照续录故述其由。
上篇:寂默(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戒法(唐北庭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梵语 yā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
有心位
法融
修罗妄执
逾缮那
一刀三礼
引自类譬喻相
择法
略戒
表义名言种子
四正断
忏法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让内心健康的七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