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反抄衣戒释名 戒本疏·百众学法:“祇云,反抄两边着肩上。”(戒疏记卷一六·二四·五)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人名)Bhagavaddharma,译曰尊法,比丘名。开元录八曰:沙门伽梵达摩,唐云尊法,印度人也,译千手千眼大悲心经一...子题:六默、三语六默、语索、默索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纯语往索,齐六不犯;纯默往索,十二反;语参默故则九反...(书名)慧远义疏二卷,元晓疏二卷,法藏义记二卷,称之为起信三疏。...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谓独自修行,觉悟而离生死之人,徒能自度,难以生起大悲心,兼济一切众生,则无法臻于佛果,故谓之舍悲障。 p6269...谓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全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钩召五字明王。亦即 (vaj)、 (hūj)、 (trāh)、 (hrī...(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仪式)立世论曰:阎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或置水中。或埋土里。或着空地。西域记曰:终没临丧,...(喻)只听一句话便能开悟。...梵语 adhipati-pratyaya。(一)为四缘之一。乃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之间接原因,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有空就念。那么,没空呢?没空就看电...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 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就是念佛中途会退转,退转得佛号都不想念...一切众生与佛本来是平等无二,实说是一体的。这正是释迦佛所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现前终不是佛。因为凡夫被无...这个题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谓一切指的是什么呢2你张开眼睛来瞧吧:你头上的天,脚下的地,天上的星辰日月,天空的...
受菩萨戒,有些人他可能会有质疑,他曾经受了五戒,或者他受了菩萨戒,犯了根本罪,那怎么办呢? 告诉诸位一个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像洗掉,这样我就放心犯戒也没关系啊!只要再念佛洗掉就可以了...
法朗(隋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朗。蒲州人。学涉三藏偏镜毗尼。开割篇聚不阻名问。加复器用平直无受轻陵。决断刚正未私强御。后住胜光披究律典。经其房户莫不懔然。仁寿二年。敕召送舍利于陕州大兴国寺。寺即皇考武元本生处也。故置寺建塔。仰谢昔缘。初达州境。大通善法演业三寺。夜各放光。不知何来。而通照寺内朗彻无障。善法寺中见三花树形色分明四月二日灵胜寺中夜忽放光。五色彩云合成一盖。通变为紫。比灵舆入城。云盖方散。又有五色彩云。从干巽二处缠纠而来。至于塔上相合而住。及掘塔基下深五尺。获一异鸟状如鹦鹆。色甚青黄。巡行基趾。人捉无畏。唯食黄花。三日而死。又青石为函。忽生光影。表里洞彻现诸灵异。东西两面俱现双树。树下悉有水文生焉。函内西面现二菩萨。南边金色北边银色。相对而立。又二菩萨坐花台上。各长一尺并放红紫光明。函内南面现神尼像。合掌向西。函唇西面又见卧佛。右胁而偃。首北面西。函外东面双树间。现前死鸟倾卧。须臾起立。鸟上有三金花。其鸟西南而行。至卧佛下住立不动。凡此光相从已至未形状俨然。命人图写。上纸素讫。方渐歇灭。及将下日。忽然云起。如烟如雾团圆翳日。又如车轮。云色条别。又如车辐轮辐。云色皆如红紫。人皆仰视其相叹怪希遇。藏瘗既了。天还明净失云所在。当斯时也寺院墙外咸见幡盖围繞。谓言他处助来供养。事了追问一无踪绪。朗庆斯神瑞。登即奏闻。晚还京师以疾而卒。
上篇:宝宪(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昙遂(隋京师真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具有四种德的安乐境界,即涅槃的境界,因为涅槃的境界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
反钞白衣舍戒释名
伽梵达摩
过限急索衣戒语默分齐
起信论三疏
十八不共法
独觉舍悲障
五字明王
无言说道
中天竺葬仪
一锤便成
增上缘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每天一定要定功课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十不求法门
南亭法师《一切唯心造》

犯了根本罪如何才能重新受戒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