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反抄衣戒开缘 子题:通肩披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若二、肋边有疮病,若僧伽蓝内,若在道行,若作时...亦名:过限索衣价戒释名、过限忽切索衣价戒释名、忽切索衣戒释名 子题:过限、忽切 资持记·释释相篇:“戒名,越三...(术语)起信论说明众生心时,别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为众生心本体的方面之说明,心生灭门为众生心现象的...又称十八禅支、十八支林、十八静虑支。指色界四禅定之十八种功德法。法界次第卷上载,十八支即:(一)初禅天定五支:...又作缘觉菩提。乃三菩提之一。谓独觉之人自发菩提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此因缘,独得解脱...五字指 (a,阿)、 (va,嚩)、 (ra,啰)、 (ha,诃)、 (kha,佉),为五大之种子。大日经卷二入真言品以“...(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行事)七月十五日也。修行记曰:七月中元为大庆之月,道书云: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又名圆融三谛,或不思议三谛,即空假中三谛圆融于一境的意思。天台宗说,诸法无自性,谓之空,因缘所成,谓之假,即...巴利名 Avguttara-nikāya。为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之增一阿含经。共计十一聚,一七一品,二二○三经...思想被所知所见所束缚,也就是执著于法,与法执同义。...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贤菩萨行愿赞...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雨林是世界山大约50%的植物和动物不可...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确,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奏响了人生的主旋律,生活中总是充...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洛阳城外有一所宅第锦绣园,是子孙世代相承的祖居,庭园楼阁皆...《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肉类生产不仅包括对动物的残忍屠宰过程,而且还对中国乃至全球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蒋劲松呼吁人们成为素食者,...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作的《禅净四料简》。 为了他人对《四料简》产生信心,印光大...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救度众生的力量更是不可限量。...
昙遂(隋京师真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遂。雍州人。初学大论。后味唯识。研精摄论选其幽理。每言三界虚妄。但是一心追求外境未悟难息。故得名称高远。有通美焉。然复慎守根门勤修戒检。住真寂寺掩关励业。仁寿中年。下敕送舍利于晋州法吼寺。初停公馆。放大光明照精舍门朗如金色。又放黄白二光。从道场出。久久乃灭。又从舍利舆所。至于塔基。而放瑞光。三道虹飞色如朝霞耿然空望。下塔之内又放光明。隐显时现。大都为言七日之内。瑞灵杂沓相仍不绝。还京服业。迄于唐运。八十余卒矣。
上篇:法朗(隋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昙观(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
反钞白衣舍戒开缘
过限急索衣戒释名
起信二门
十八支
独觉菩提
五字门
无言童子
中元
一境三谛
增支部
法缚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不失信于人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素食者对生态保护的巨大贡献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