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胜解行菩萨者,谓住胜解行地中,成就菩萨下中上忍,由其安住菩萨种姓,始从初发大菩提愿,乃至未入极欢喜地,未得出...(衣服)大衣即僧伽梨有三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三条;中僧伽梨,下...修行佛道之过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称为不退。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位不退,...【三种烦恼随眠】 p0202 瑜伽七十八卷十五页云:世尊?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禅宗公案名。从谂,指唐代之赵州从谂禅师;仍旧,谓沿用、依循、效法前人之习惯、法则、求证方法、工夫等。赵州从谂...(术语)三宝,佛法僧也。佛者自性之觉。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净。故云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五苦】 五苦指五种苦恼,而经论所载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的五趣之苦,为: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三性】 亦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三自性,为唯识宗一切法义的根本。义净三藏撰《南海寄...【非苦似苦住大寂静】 p0720 杂集论六卷十一页云:云何非苦似苦住大寂静?谓已得究竟菩萨摩诃萨等,乘大悲愿力...(书名)一卷,龙树撰,刘宋僧伽跋摩译。与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及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同本,说种种之劝诫。...【受支差别】 p0728 瑜伽九卷二十页云: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见后常会问: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对于这个...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都是恶因善果,善因恶果。对于这样一个社会,佛教应该怎样做?...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缠缚。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在这个世间,谁能摆脱财色名食睡呀...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
所谓的法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佛菩萨、祖师大德法教的经书典籍;一部分是法师的讲经、说法,这也是法。我们怎...
法冲(兖州法集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冲。字孝敦。姓李氏。陇西成纪人。父祖历仕魏齐故。又生于兖部。冲幼而秀异傲岸时俗。弱冠与仆射房玄龄善。相谓曰。丈夫年不登五品者。则共不仕。为逸人矣。冲年二十四。果为鹰扬郎将。遭母忧读涅槃经。见居家迫迮之文。遂发出家心。听涅槃三十余遍。又至安州皓法师下。听大品三论楞伽经。即入武都山修业。年三十行至冀州。贞观初年。下敕有私度者处以极刑。冲誓亡身便即剃落。时峄阳山多有逃僧避难资给告穷。便造诣州宰曰。如有死事冲身当之。但施道粮。终获福佑。守宰等嘉其烈亮。昌网周济。乃分僧两处。各置米仓可十斛许。一所徒众四十余人纯学大乘并修禅业。经年食米如本不减。一所有五六十人纔经两日。食米便尽。由不修禅兼作外学。冲告曰。不足怪也。能行道者。白毫之惠耳。盖利由道感。还供道众。行殊道业理固屡空。于时逃难转多。复弊霖雨。无处投止。山有大岩。猛兽所居。冲往诣岩穴。告曰。今穷客相投可见容不。虎乃相携而去。遂咸依之。仍听华严等经及难解。重至安州。有道士蔡子晃者。闲习内外款狎僧伦。道俗盛集僧寺。乃令晃开佛经。冲曰。汝形同外道。邪述缠怀。苟讲佛经终归名利。我道俗无名要惟释子身既在此毕不得行。早可识机无悔于后。晃闻默然逡巡而退。尔时大众叹曰。护法菩萨斯其人哉。冲以楞伽奥典沉沦日久。所在追访无惮夷险。会可师后裔盛习此经。即依师学。屡击大节。便舍徒众任冲转教。即相续讲三十余遍。又遇可师亲传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又得百遍。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专唯念惠不在话言。于后达磨禅师传之南北。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后行中原。惠可禅师创得纲纽。魏境文学多不齿之。领宗得意者时能启悟。今以人代转远纰缪后学。可公别传略以详之。今叙师承以为承嗣。所学历然有据。达磨禅师后。有惠可惠育二人。育师受道心行口未曾说。可禅师后。粲禅师。惠禅师。盛禅师。那老师。端禅师。长藏师。真法师玉法师(已上并口说玄理不出文记)可师后。善师(出抄四卷)丰禅师(出疏五卷)明禅师(出疏五卷)胡明师(出疏五卷)远承可师后大聪师(出疏五卷)道荫师(抄四卷)冲法师(疏五卷)岸法师(疏五卷)宠法师(疏八卷)大明师(疏十卷)不承可师自依摄论者。迁禅师(出疏四卷)尚德律师(出入楞伽疏十卷)那老师后。实禅师。惠禅师。旷法师。弘智师(名住京师西明身亡法绝)明禅师后。伽法师。宝瑜师。宝迎师。道莹师(并次第传灯于今扬化)冲公自从经术。专以楞伽命家。前后敷弘将二百遍。须便为引。曾未涉文。而通变适缘。寄势陶诱。得意如一。随言便异。师学者苦请出义。乃告曰。义者。道理也。言说已粗。况舒在纸粗中之粗矣。事不获已作疏五卷。题为私记。今盛行之。初冲周行东川。不任官贯。频有度次。高让不受。年将知命有敕度人。兖州度抑令入度。隶州部法集寺虽名预公贯而栖泉石抚接遗逸为心房公位居台辅。作书召入。冲得题背曰。我于三界无所须。卿至三槐位亦极。公又重延。不守恒度。翻翔都邑。即弘大法晟动英髦。冠盖云蒸叹未曾有。中书杜正伦。亲位法席。详评玄义。弘福润法师初未相识。曰何处老大德。答兖州老小僧耳。又问何为远至。答曰。闻此少一乘。欲宣一乘教网漉信地鱼龙故至。润曰。斯实大心开士也。因行至大兴善寺。万年令郑钦泰。于寺打人。冲止之曰。公勿于寺打人。泰曰。打人罪我自当。冲曰。道不自当可遣他受。然国家立寺。本欲安宁社稷。唯善行之。公今于寺打人。岂名为国祈福。泰即礼谢。又三藏玄奘不许讲旧所翻经。冲曰。君依旧经出家。若不许弘旧经者。君可还俗。更依新翻经出家。方许君此意。奘闻遂止。斯亦命代弘经护法强御之士。不可及也。然冲一生游道为务。曾无栖泊。仆射于志宁曰。此法师乃法界头陀僧也。不可名实拘之。显庆年言旋东夏。至今麟德年七十九矣。
上篇:明解(京师普光寺传)[《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道密(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p0466 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不与第七八俱。义如前说。悔眠唯与第六识俱。非五法故。有...
胜解行菩萨
九品大衣
三不退
三种烦恼随眠
从谂仍旧
自性三宝
五苦
三性
非苦似苦住大寂静
劝发诸王要偈
受支差别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猕猴与猎人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慧远大师画传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