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种精制的牛乳。涅槃经说:声闻如乳,缘觉如酪。...(术语)凡譬喻不可显喻其法之全分,但比况其一分之义,是曰分喻。例如言面如月,则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貌端正之...又称佛粥。阴历十二月八日,诸佛寺以乳蕈、胡桃等物煮粥,供佛并供众结缘,称为七宝粥。即腊八粥。今已普及民间。吴...信受如来所说的法,和切实奉行如来所说的法。...子题:生年、出家年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四分,沙弥当以生年为次第;若生年等者,应以出家年为次第。”资持记释...(术语)乐禅定之心念。厌世之烦累之念虑也。...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术语)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之说相。于正宗分释迦开要门,弥陀彰弘愿,二尊所教,各自异别。至流通分,释迦上来说要门...缚喝,梵名 Bokhara。又作捕喝国、薄佉罗国。西域诸国之一。或即今奥克萨斯河(Oxus)南方之巴尔克市(Balkh)。纪...【枯骨喩】 p0889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喩枯骨者:令无饱故。...【如理师】 p0575 俱舍论一卷一页云:如实无倒教授诫勋,名如理师。如理师言,显利他德。能方便说如理正教,从...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久远以前,在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有无碍的智慧,能够知道自己的宿命,以及过去未来一切善恶苦乐...「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乐相处的观念,基本原则一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身和同住、口...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都很会管先生,对公婆却从未主动关心。然而,一个家里有严重...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良因法师答: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定课,或者是定课不够。一...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是...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 大安法师答: 弘扬...
化城是《法华经》里讲,为了引诱那些根机暗钝的众生,本来是用一乘法来度众生的,但一乘法他信不及,感觉到五百由旬...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
明解(京师普光寺传)[《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明解者。姓姚。住京师普光寺。有神明薄知才学。琴诗书画京邑有声。然调情敞恍。颇以知解自傲。于诸长少无重敬心。至于饮啖不异恒俗。会龙朔之中。征诸三教有能观国者策第宾王。解因此际往赴东都策第及之。行次将仕乃脱袈裟。吾今脱此驴皮。预在人矣。遂置酒集诸士俗。赋诗曰。一乘本非有。三空何所归云云。不久病卒。与友僧梦曰。解以不信。故今生恶道甚患饥渴。如何不以故情致一食耶。及觉遂列食于野祭之。又梦极惭愧云云。又下梦于画工先来同役者曰。我以不信敬生处极恶。思得功德无由可办。卿旧与相知。何为不能书一两卷经耶。又遗其诗曰。握手不能别。抚膺聊自伤。痛矣时阴短。悲哉泉路长。野风惊晚吹。荒隧落寒霜。留情何所赠。惟斯内典章。画工不识书。令诵十八遍已便去。遂觉向诸僧俗说之。嗟乎明解可惜一生妄存耶。我自陷千载。斯谓徒生徒死。大圣岂虚言哉。贞观中。洺州宋尚礼者。薄学有神明。好为谲诡诗赋。罢县还贫无食。好乞贷至邺戒德寺贷粟。数与不还。又从重贷不与之。因发愤造悭伽斗赋。可有十纸许。加饰庄严悭态时俗。常诵以为口实。见僧辄弄。亦为黄巾所笑。及礼将死。谤毁自当。两目圆赤。见者咸畏。吁嗟扰攘。少时而绝。
上篇:明浚(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法冲(兖州法集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八大地狱之第六,此地狱火随身起,热苦不堪。...
酪
分喻
七宝粥
信受奉行
沙弥次第
禅念
诸法实相
二尊一教
缚喝国
枯骨喩
如理师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墓魄太子
六和敬的意义

【推荐】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