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乐禅定之心念。厌世之烦累之念虑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善识父母恩养】 p1145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当知此中善知恩养所有士夫补特伽罗、如实了知一切父母、皆应孝养...【十种教】 p0101 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二、所摄者:略有十种。谓谛相教、遍知教、永断教、证得教、修习教、卽彼品...【婆薮盘豆】 西域记云:伐苏畔度,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言天亲者,菩萨乃是毗纽天亲,故...(术语)如不动尊现忿怒威猛相之尊体为忿怒。又谓之明王。凡诸佛菩萨皆有二轮身,一正法轮身,由所修之行愿所报得之...以虚空藏为本尊所修之秘法。略称虚空藏法。系依据不空所译之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而来,分褔德、智慧、音声三种法。若...(杂名)Dharmaśālā,义译曰福舍。慈恩传二曰:达磨舍罗,唐言福舍。王教所立。使招延旅客,给赡贫乏者也。...【易养】 p0826 瑜伽二十五卷十九页云:云何易养?谓能独一自得怡养,不待于他,或诸僮仆,或余人众。又不追求...障法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障碍法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又我为诸弟子...(术语)行事钞上三曰:善见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事随身。...【世间八法】 p0510 瑜伽十五卷二页云:又于世间三处转时,恒常世间八法所触。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于乐欲处...(地名)河者河北。淮者淮南。支那天台之鼻祖,北齐慧文之住处。止观一上曰:南岳师事慧文禅师,当齐高之世,独步河...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现在很富足,这一定是过去世布施得来的善果,今生我更慷慨施舍...
春风送暖,微风轻吹,唤醒了熟睡的大地,出现了一片迷人的景色。树上的稚牙正期待着久别重逢的春天,迫不及待地露出...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我一念的清净心,所以我自己的能量开显...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是最难对付的。前六...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着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着了。有执着了...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能帮助我,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外有五欲...
禅念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禅居 | 下篇:禅版 |
(一)为诸佛之通称。无极,为涅槃之异称。佛证涅槃,一切万德皆无穷极,故称无极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赞叹迦叶...
善识父母恩养
十种教
婆薮盘豆
忿怒
虚空藏菩萨法
达磨舍罗
易养
障法无畏
八事随身
世间八法
河淮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一室太和真富贵,满门春色大荣华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