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物名)螺贝也,为法具,故云法螺,尊重而云宝螺也。千手经曰:若欲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手宝螺。...(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漏智谓之真无漏智。此以二乘不断法执,不灭所知障,非真之无漏智也。...(术语)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凡十五卷。清代刘名芳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相传为梁代宝志禅师道场,因年代久远而...Ashigao 佛教学者。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术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名为表色。是依可见之义而名为色。俱舍不立表...【圆】 p1240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诸面满,便起圆觉。...(术语)自道体而生之力用得道,故由道发无畏之力用也。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术语)Saṁbuddha,译言正觉者。...亦名:无场大界界形、大界界形、界形 子题:别住、界形五相、界形十七相、长圆别住、四角别住、水波别住、自性别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门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吾人带业往生,横超三界,这是...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得好报? 师父说:因果错综复杂,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生,如果...一个凡事都爱摆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它看见一只大鸟在河边饮水,便说:你只顾在这里喝水,却完全不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其他国家游化。当时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带着群臣出城遥望佛陀,...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主,全名为药师琉璃光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
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
婆薮盘豆
【翻译名义集】
【婆薮盘豆】西域记云:伐苏畔度,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言天亲者,菩萨乃是毗纽天亲,故云天亲。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业,本自北印度至于此也。无著命其门人,令往迎候,至此伽蓝,遇而会见。无著弟子,止户牖外。夜分之后,诵十地经,世亲闻已,感悟追悔,甚深妙法,昔所未闻。毁谤之愆,源发于舌,舌为罪本,今宜断除。即执铦(息廉切)刀,将自断舌。乃见无著住立告曰:夫大乘教者,至真之理也。诸佛所赞,众圣攸宗。言欲诲汝,尔今自悟,悟其时矣!何善如之?诸佛圣教,断舌非悔。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作是语已,忽复不见。世亲承命,遂不断舌,旦诣无著,咨受大乘。于是研精覃思,制大乘论,凡百余部,并盛宣行。
上篇:阿僧伽 | 下篇:佛陀僧诃 |
(物名)承槌打之木,谓之槌砧。拈打之小木谓之槌。槌为本器。为槌而有砧。敕修清规维那曰:左手按砧,(中略)右手...
无上正觉
宝螺
真无漏智
尸罗清净
宝华山志
安世高(约2世纪)
表色
圆
道力
三佛陀
摄僧无场大界界形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好为人师的老山羊
犯戒堕鹦鹉身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佛教和中国文化
